----------------------------------------------------------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毒鸩】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序 “人际心理” 的理论与实践 在心理学教科书中, 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论述, 内容相当多, 但是, 其中所提到的人际关系虽然同样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范畴或者说领域, 但当讨论到人际关系时, 又有别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通常都是使用与其他范畴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研讨的。而且, 其中所介绍的学说和资料也基本上是欧美学者的产物。 我认为,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 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东方学者们, 特别是日本, 因为对此方向的发展较西方文化为晚, 便容易流于承袭、沿用其学说精神, 而形成了向自然科学一边倒的现象;但是,“橘逾淮为枳”, 任何学术文化均会依其不同的时空背景与民族而产生差异, 特别是心理学这种 1行为科学。 本书内容可说是我近十年来专心研讨这个课题得到的实践经验。通过进行群体训练, 使我有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 亲身感受到他们各种感情的瞬间变化和过程。本书的目的之一, 就是希望能将这些亲眼看到的、亲身体验到的东西, 从东方人的角度, 在理论上稍微变得明朗一些。但是身为一个心理学者, 只要致力于此, 就不得不对心理学的研究历程进行反省, 换句话说, 就是不由得我不对心理学这门学问的真实含义再一次去认真体会。因此, 本书的观念和性格与坊间其他相同的主题、相同的类型书籍的方向会有些不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想将人际关系在理论上解释清楚, 毫无疑问是一件极端愚蠢、困难的事, 但若能通过本书, 让读者及社会大众开始对此问题有所认知与发现, 我也是非常高兴的。 作者 2 认 第 识 一 章 人 际 关 系 人际关系并非只是沟通应对的技巧 而是在自己与群体的互动之间 建立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 1.1 世界各地的民族特性 发生过的某一纠纷 像我这样经历过战争时期的人, 即使已经过了近30 年, 但对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称为“过去”这一点, 心理上仍然存在着抵触情绪。话题就从“过去”曾读过一本美国心理学书籍里的内容开始吧, 很遗憾, 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现在我已经记不起来了, 也没有留下任何笔记。 战争结束后不久, 世界各地还驻扎着很多美国军队。驻扎在伦敦的军队与当地市民之间发生了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纠纷。这样的事件持续不断地发生着, 美国政府对此十分担心, 特别委托了有名的文 3 化人类学家马格瑞特?米德 (M . Mead) 对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在他的调查报告中, 有一段话是这样的:“这样的纠纷之所以发生, 其原因之一是,英语在英美两国是相通的。” 这件事可以说是促使大家考虑“语言到底是什么”的一个非常恰当事例, 不仅如此, 它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了我们在人际关系上一个习以为常的误解。 总而言之, 同样是“英语”,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却有着微妙的不同。当我们在查阅英文辞典时, 经常会看到一箭双雕在解释语义时有“在英国……”,“在美国……”这样的区分。看起来, 就是这些微妙的区别, 在经常使用这些语言的英国和美国人之间制造出了微妙的阴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从中学开始学习英语的我们这一代, 英语就和它的字面意思一样是英国的语言, 而不是美国的语言。1967 年我第一次访问伦敦的时候, 在那里遇到的好几个英国学者都说:“你说的应该是 British, 不是 American 吧。”之后,我到了 美国, 也更 加体 验到 英语不 同的 变化 与差异。 4 米德的理论 让我们回到米德的理论 ( 推论)。这也是在过去从一位长期居住在日本的年长女传教士口中来的。在表达“哦, 我明白了”这样一个意思时, 美国人通常都是用“oh, I see ! ”这与对方是否比自己年长、是否比自己地位高丝毫没有关系。“但在有些时候这样是相当失礼的。”这位年长的女传教士说, “当对方地位比自己高, 或比自己年长的时候, 必须说 I understand”。 大部分英国人, 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是否持有与这位传教士相同的观点, 我不得而知。但是, 我想, 当米德在伦敦进行调查的那个时候, 至少在年长的英国人中间, 一定有人与这位女传教士有着相同的观点或感觉。 举个例子来说, 当我在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如果对方用,“喂, 是这样吧 ?”用这种不礼貌的说法向我提问, 我多半会生气。因为我认为对方应该 5 用“请问, 是这样吗 ?”或者回答“谢谢, 我明白了。”但是, 如果对方是到日本来学习的外国人,勉强粗通日语, 那么情况又有所不同了。如果发生了同样的情形, 我会忍住怒气并微笑地教他: “用‘请问, 是这样吗 ?’这种说法比较好。” 米德所指出的, 也应该是同样的情况。无论对英国人还是对美国人来说, 英语同样都是“母语”。这些美国官兵刚从英语完全不通的敌国换防到英国, 自然会有一种回到家里的感觉。而在这样的放松的情绪下, 肯定是相当地随意和任性而为的。另一方面, 英国市民们觉得美国 (人) 是和自己说同样语言的兄弟国家 ( 人民) , 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 微妙的语言在感觉上的差别, 反而是更容易造成严重误解的原因。 米德理论在日本 这些与语言或者与生活文化相关的趣闻轶事,也正好鲜明地描绘出我们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的 6 误解。当然, 这不仅仅是英国人和美国人之间的事情, 我们不能将之前这些发生在英国的事情看成是别人的事, 实际上, 同样地, 因为一时疏忽, 相似的误解或者纠纷, 也发生在日本人身上。 我们在日本国内各处旅游的时候, 当我们打算问路时, 有没有谁会去想“对面走过来的人是不是会说日语”这个问题呢 ? 当在日本的商店买东西时, 有没有谁担心过“店员懂不懂日语”呢 ? 我估计有过这样想法的日本人一个也没有。因为日语在日本国内任何地方都通用, 凡是日本人一定都会说日语。 然而, 只要是在自己的国家, 遇到的国人必定和自己说的是同样的语言, 在这样毋庸置疑的前提下, 世界之大, 却也很难再找出像日本一样的情形了。日本是一个纯度很高的单一语种国家, 而且和其他世界各国的语言比较起来, 日语的使用比例之大, 足可进入世界语言使用排行前十名。这个事实, 无论对日本人来讲, 还是对其他国家的人来讲, 都是很可能成为今后发生各式各样问题的原因(在日语使用人数的统计方面, 世界 3500 种语言当中, 继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菲律宾语之后, 日语与印度尼西亚语并列排在第六位)。 7 为了表明日语和日本人之间的特别的联系, 我再举出一个事实, 日本人在国外旅行时, 如果在那里突然听到有人说出流畅的日语, 在脑海里一定会闪现一个念头: 这里肯定有日本人。 这是一个能具体表现出日语和日本人之间的坚固联系的事实。可能有人会想, 这有什么特别 ? 让我们把日语替换一下, 同样地, 来考虑一下英语或者法语的情形, 我想这样一来, 大家就会明白我想说的意思了。 法国人在国际航线上乘飞机旅行时, 就算耳朵里流入了说得非常漂亮的法语, 他们也不会想到这里一定有法国人。因为法国以外的欧洲各国里能够自由地运用法语的人也相当多, 甚至说这样流畅的法语的人还可能是黑色皮肤的非洲富翁或者黑发的越南绅士。 再把例子换成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使用的英语, 只从一个人可以说得很好的英语这一点上, 几乎根本不可能得知这个人的国籍、人种、宗教等信息。像“是日本人”和“会说日语”几乎可以说是同义语这种情况是一个例外。 8 只要是日本人就能相互理解 铃木先生指出: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 日本人这种特殊的母语感觉是:“‘日语是不可能被外国人理解’的偏见”或者说“确信”联系在一起的。对此, 他还举出了很多有趣的实例。 所谓“日语不可能被理解”, 用不着说这里面包含着“日本人的心情不可能被理解”的意思。因为语言是最能够表现心情的。铃木先生指出的上面所说的偏见, 其危险之处在于, 如果将其反过来说, 实际上就变成了“只要同是日本人, 不管什么都是相互理解的”这样一种确信 (充满了偏见)。日本学者根千枝先生也曾指出, 日本人的社会意识基础是: “我们大家都是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彼此理解”(即他所说的“第一范畴”的人际关系)。 他还指出, “第二范畴”包围着“第一范畴”。这里包括了各式各样的“相识”。就算不是直接认识, 只要是有 某种 存在 着的 网络将 他们 联在 一 9起———比如说同一个学校毕业———也算是包含在这个范畴内。这以外的“第三范畴”被看做是“陌生人”。这个范畴可以无限扩展, 其中既有日本人,也有外国人 ( 《适应的条件———日本的连续思想》,日本讲谈社)。 对日本人来说, 人际关系仅限于“联系”或者是共通性。没有联系的人是“没有关系”的人, 是属于“别人”。这种感觉并不仅限于日本人。外语中表达“外国的”或者“外国人的”的单字, 比如, 英语的“foreign”或者德语的“fremd”, 都同时含有“无关的”、“性质不同的”等含义。 日本人的“同伴”和“陌生人” 尽管如此, 从日本人对待“同伴” (与自己有关联的人) 和“陌生人”的实际情况来看, 日本人的态度实在是太过于极端了。我们在电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 一群看起来关系亲密的人一拥而入进入电车, 因为坐位不够而相互礼让, 在“请 10 坐、请坐”声中过了一会儿, 终于有一个人先坐下了, 到下一站又有了空位, 大家都找到了坐位坐下了, 这之后, 无论周围如何都再也不会让位子了,不管前面站着老人也好, 站着抱着婴儿的妇女也好……因为都是“他人”。 根据我的观察, 这样极端的行为落差, 会随着最初“同伴”的关系越亲密, 而表现得越明确。干枝先生所说的第一范畴, 也是有着真诚联系的范畴。与此相对的第二范畴, 其相互之间则是一种两面的、虚伪的联系了, 与第一范畴中完全不存在“他人的目光”这种情形相比, 在第二范畴中, 因为同伴关系中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他人”成分, 所以, 多多少少有着一种被别人注视着的感觉, 因此, 也必定在相互的关系中残留了表面的、虚假的成分。另外, 关于“陌生人”和“他人”之间的差别, 留在后面再加以阐明。 日本人对待不相识的人特别冷淡和漠不关心。这里我举一个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 在百货公司、饭店、银行等建筑物的入口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自动反弹的门———我不知道其正式的名称, 就是那种用手推开进去以后, 一旦将手放开, 弹簧会使门自动弹回的门。当推门进去 11 的时候, 在欧洲各国或者美国, 通常人们自己进去以后不会立刻把手放开, 而是等待后面的人追上来。后面追上来的人会接过前面的人支撑着的门,用自己的手继续支撑, 嘴里说:“Thank you”或者“Danke”等, 然后自己和前面的人一样, 等着下一个人来接过手中的门…… 后面来的人是谁、是不是自己本国的人、是不是白人等当然是没有关系的, 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行为。 然而, 换成日本人的话, 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当然, 我并不是说日本人里面就没有人会像欧美人那样做。但是, 在我的经验中, 那仅仅只是一部分。大部分的人———我觉得年轻人特别明显———对后面是不是有人完全漠不关心, 只要自己进去了,对门是怎样弹回去则连看也不看一眼。那么, 如果自己前面有人帮着把门支撑着, 他们自己不会把门接过来, 而是从缝隙之间钻进去。别说是说声“对不起”了, 就连眼睛也不会看一下, 就赶紧走掉。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但是, 如果遇到的对方是自己人或者是认识的人, 那就绝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形了。 12 在西方各国的体验 因为我在日本的时候经常遭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 在欧美旅行的时候, 从这些不相识的人那里感受到的亲切让人特别难忘。 大约十年前, 我第一次去德国, 预计要在慕尼黑待一个星期左右。这期间, 我打算去访问一所研究所, 可是, 我怎么也弄不清去研究所的路。这时, 正好有一位很高大的中年妇女路过, 我小心翼翼地向前询问, 她看着我拿出来的纸片上所写的地名, 自言自语了一会儿之后说道: “跟我一起来吧 !”她边说边挽起我的胳膊。与她相比显得极为瘦小的我, 如同被她夹着一般, 东绕西绕地到了目的地, 然后, 她对着诚惶诚恐的我微笑了一下, 就离开了。 1976 年夏天, 在巴黎开完学会以后, 我顺便去了伦敦。那是在短暂的停留结束后, 我从往返机场指定车站搭乘巴士去西斯罗机场时所发生的事 13情。当时, 我肩上背着单肩背带的小包, 右手提着一个虽然不是很大, 但却相当沉重的旅行箱, 我向楼上的坐位走去, 楼上的坐位很空, 我打算去坐最前排的坐位。在隔了一个通道的对面, 坐着一位看起来近 80 岁的老人。老人看见我费力地搬运着行李, 就站起来离开坐位, 打算来帮助我, 我赶紧手忙脚乱地向他道谢。 虽然只是这样一件小事, 但是, 当时老人那满是皱纹的笑容, 至今还存留在我的脑海里。在东京, 早晚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的通勤电车里, 每当我看到那些毫无顾忌地张开大腿、一个人占据两个人坐位; 每当我看到那些完全无视抱着婴儿站在自己面前的妇人, 而毫无愧色地一直坐着的年轻男女时, 自然而然地就会回想起那些友好亲切的外国人士。 有过在异国旅行经历的人们, 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肯定都有过相似的亲切感人的经验。就我自己来说, 像这样细微、温馨的记忆还有很多, 而且,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 接受这些亲切的、绝非仅仅只是像我们这样的外国人。无论在街角、电车上或者是公共汽车里, 说着同样的语言、有着同样肤色的人们之间也时常可以看到同样的行为举止。 14 当然, 在多次的国外旅行中, 也常使人联想到“如果是日本人的话, 才不会这样做呢……”这样的事情。另外, 有些地方对于旅行者来说也许令人赏心悦目、身心愉快, 但是, 如果一旦真的在那里居住下来, 却会感到那里的人有很多让自己觉得很别扭的风俗习惯, 而自己还不得不忍耐, 不得不顺应民情, 这样的居住感觉实在让人难以忍受。这样的情况从古至今, 比比皆是。因此, 仅从旅行者的细微印象, 就到处宣扬“欧美人是这样的, 与此相反的东方人、日本人是……”类似的结论, 显然是很不恰当的。 就算是在对待毫不相识的陌生人———特别是双方都是日本人时更为明显———的时候, 日本人通常会比较冷淡, 但是, 他们在对待外国人, 特别是欧美人的时候, 却有不少的人表现出像对待自家人一样的热情, 甚至还会给予他们更为细心的照料。这就是常常可以从欧美的旅行者口中听到, 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烦琐的“日本的亲切” (Japanese hospitality)。当然, 不管是欧美人还是日本人都是同样的———什么样的人都会有, 我自己心里一直是这么认为的。然而, 每当我回想起慕尼黑的中年妇女、伦敦的老人, 不知为什么, 我又会觉得好像有 15什么地方不大对劲。 说实在话, 也就是说, 我总感觉东方人 (当然包括我自己在内) 是不是应该在这方面稍微改变一下更好呢 ? 这不是欧美崇拜, 而是我作为一个日本人, 对日本人, 或者说是对日本文化的一份期待。 那么, 要怎样改变才好呢 ? 在讲述这个内容以前先要问问, 到底什么地方需要改变呢 ? 这是我在本书中打算探讨的第二个问题。 16 1.2 民族性与人际关系 知识就是力量吗 ? 我现在并不是要讨论日本人论的内容或者日本文化论的内容, 并不是我不关心这些, 而是以我的能力和知识还实在是力所不能及。到这里为止, 我所提及的内容只不过是作为一个读书人, 或者说是作为一个旅行者的个人感想而已。通过这本书, 我的主要目的是想借助我近十年的人际关系培训 (简称 IRT 培训,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raining,人际关系培训。一般来说, 在 ( Sensitivity Train-ing, 简称为 ST) 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人们长久以来一直所实际体验到的日本式人际关系的日常 17 性真实感 (现实)、对于人际关系的一般性真实感,以及人际关系一般能够实现的可能性进行阐明, 并使其尽可能地向现实性靠拢。 也就是说, 这本书的方向是同时着重在“实践”与“临床”两个方面的。在人际关系的日常性现实中, 我们总是会不断地碰到的“我为什么会被别人这样的误解啊 ?”“和那帮人怎么也处不好 ?”“如果要和那种人相处的话, 真想把工作都给辞了 !”等的疑惑或希望倾诉的情况和问题, 在这种时候, 不知不觉当中, 在伴随着失望的同时, 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渴望并去追求一种像指南针一样的东西来指导自己。有的人在小说中的人物身上去寻找; 有的人在四处泛滥的“人生指南”、“成功的秘法”等人生书籍中去搜寻; 还有人从宗教当中求得解脱, 等等。 在某些学术研究领域里当然也包含着人际关系的问题, 举例来说, 比如, 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但是, 这些学科的研究者们, 或者说同时也是研究者的作者们当中, 有很大一部分人, 在对待这种实践性乃至于临床性问题的设定上, 采取的并不是积极的应对态度。 “让知识成为力量 !”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所 18 以, 我们努力所能够得到的价值, 只不过是对事物能够进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真知 ( 亚里士多德)。正确的认识, 其自身就是力量, 或者可以借助它产生的力量。只要认识是正确的, 那么剩下的只需实践就可以了。就这些研究者的心情而言, 那些专为 实践的 知识, 或 者是 由实践 而得 来的 知识———实践的技术 (亚里士多德) ———等等, 是属于二流的知识、通俗的知识, 说不上是研究或学问。在日本的大学里, 这种倾向在国立大学的研究者中比在私立大学更为明显。 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往往成为日本人论、日本文化论等边缘领域里的主题。特别是近些年来, 各式各样的出版刊物里, 充满了多种在事实基础上的日本人论、日本文化论, 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敏锐的洞察和言论。但是, 我常常在仔细阅读之后感觉到, 其结果最终还是没有超越“让知识成为力量”这个界面。也就是说, 在阅读这些著作之后, 与日本人、日本文化相关的视点的确变得丰富, 认识的确更深更广。但是, 我总觉得, 无论到达何种程度, 所能得出的也只是“一样的米, 养百样的人”。这种一般的知识。也就是说, 在面对日常的人际关系时, 在现实的生活情境 19中, 在遇到令人苦闷和烦恼的问题或困难时, 我们缺乏足够的知识, 所以, 我们也没有适当的方法去应对。而我认为, 东方人 (尤其是日本人) 在人际关系这一课题上, 缺乏认知与知识, 并且严重地影响到实践的方面。他们的观念和处理方法较为保守和传统, 在解决问题的努力方面更是流于草率。 正因为如此, 全面性地重视人际关系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旁观的研究者们 我曾主持过一个主题为“日本人的社会心理”的座谈会, 会上一共有四个人发言, 很意外地, 其中三个人都对日本人和欧美人眼睛视线的差别发表了看法。日本人不喜欢自己的视线直接与他人相对, 因为他们认为如此比较有礼与优雅, 但这比任何一种情况更加影响和造就了日本人保守被动的人格特点。 欧美人喜欢在和别人握手时与对方目光交会, 20 在他们看来, 这是信赖和联系的开始。但是, 他们为了防止他人的视线过分侵入, 就居住在有着厚实墙壁、能牢固上锁的住家里; 与此相反, 不需要防备他人的视线侵入的日本人住宅, 则是使用传统的、用一个手指就可以戳穿破的隔扇和拉门。日本人当中常见的一种精神病“对人恐惧症”(Anthro-pophobia) , 超过了欧美精神科医生可以理解的范围; 而反过来, 欧美人种流行的一种神经症: 广场恐惧症 (Agoraphobia) , 在日本 人当中 却并不 多见。这些事实, 或多或少也都解释了人格、性格上的不同点。 座谈会中的发言者们都有着在欧美诸国生活过的经历, 这一点也使他们的演讲具备了更强的说服力。但是, 在结论部分, 那三位发言者却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无论怎样, 日本人就是日本人。没有必要强人所难地要求日本人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 使自己和欧美人一样去正视他人的目光。与欧美人不同, 日本人无需特意盯住对方的视线, 也同样可以敏感地体会对方的心情, 这是日本人得天独厚的一种能力。说它是日本人的独特性更恰当些,没有必要改掉。” 对这样的论述, 我有强烈的疑问。对于在人际 21关系问题方面有着长期丰富的临床经验, 接触过很多人各式各样的烦恼、纠葛、喜悦的我来说, 上面的结论完全只是抽象的、空洞的声音。 从日本文化论的角度, 或者说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认识来看, 也许这个结论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大量的临床的经验显示,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实际上在为他们“无法正视别人的目光”而烦恼。而其中一些人只需鼓起勇气、大胆正视别人的目光,他们烦恼的状况就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我认为,作为一个研究者, 有责任、有义务不断地帮助这些人, 使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而回避这个问题与现实的关联, 只是说“日本人就是这样的人”的这种结论, 与其说是客观还不如说是一种旁观的态度(关于“客观”的概念, 将在后面进行论述)。至少,我接触过无数这样的实例, 这种情况是很明确的。 无可替代的每一个人 既传统又创新, 这常常被认为是人类性格的特 22 征。在阅读古典文学的时候, 我们确实常常会感觉到“人类的感性世界, 从古至今都没变”, 然而面对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 每天都见面的亲朋好友,从他们不固定的行为模式里, 经常让人感到一种“实在无法理解”的“变化”。 日本人论、日本文化论, 或者是文化人类学这些领域的研究者们, 他们只关心日本人在全体或者日本文化的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般性特征, 并将这些特征与外国人, 特别是欧美人进行比较。这样研究的结果, 使人们的目光都只集中到了日本人或日本文化“不变”的这个侧面来了。我从大学时代以来一直学习的心理学也可以说是同样的情况。 相对地, 在本书中, 我关心的原则上不是日本人的一般特性、人类的一般特性, 而是在我身边存在着的无可替代的每一个人, 所针对的是你、我、他这样一个个不同的人。我希望研究的问题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 而是从他们每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不同之处; 不是人们所拥有的“不变”的倾向, 而是“变化”。前面就曾经提及本书的目的:“对于人际关系的一般性真实感以及人际关系一般能够实现的可能性进行阐明, 并使其尽可能地向现实性靠拢”就是这个意思。我在这里并不想特别地 23对日本人论、日本文化论等进行拓展。当然, 在本书当中, 不是说完全没有文化方面的着墨, 但民族性、日本文化论这类的问题只是旁证, 并非是本书的主题。 性格是变化的吗 ? 那么, 从人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的方面着手, 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 ? 为什么需要这么做呢 ?是否有必要从“变化”上去大做文章呢 ? 问题与人的性格相关。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在碰到人际关系障碍时,任何一个人都肯定至少对“人的性格到底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这个问题考虑过一两次, 特别是年轻人在面对那些被身份地位、利害关系束缚住, 越来越难以依照自己的真实心愿行动的“成人”时。然而, 大多数人通常都在周围人的指导下, 略做思考, 就很快地得结论: “像性格这种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 然后就对这个问题画上一个休 24 止符, 并且认为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自己也由此更加成熟、更向大人靠拢。 但是, 我却不认同此种做法, 最直接的理由就是我这十年从事 IRT 培训工作所得到的体验。在这段工作中, 我接触过无数的人与他们无数的“转变”, 其中也包含了“性格”的部分以及与其相关的现象。而实际上, 也许我的这些体验, 与其说是让我一直持有前面所提到的疑问的“理由”, 还不如说是这些疑问的“结果”。也就是说, 与其说是由于这些体验的积累使我有了这个疑问, 不如说正是因为心理一直存在着这个疑问, 才使我专心致力于 IRT 培训工作。如果说没有这十年 IRT 培训工作的体验, 就不会有现在的我, 也不会有这本书的诞生。 25 1.3 T 组的体验 什么是 T 组? 人际关系培训是什么 ? 它的目的是什么 ? 我是如何去进行训练的呢 ? 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人际关系培训到底具有什么意义呢 ? 关于这些问题, 对于初次接触这个内容的读者, 我对 IRT 分别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IRT 培训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人际关系培训,而培训中分组的小组的简称为 T 组。培训的目的是, 在 4~5 天的集体生活中, 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从未见过的面的人们, 通过参加设定的小组聚在一起, 相互认识, 同时了解自己, 并且对“如何使松 27散游离的人群变成真正的群组 ?”“怎样才能实现自我观念的转变 ?”等问题通过彻底的体验进行学习。也就是说, 不是通过书本上的知识, 抽象的思辨,而是在这样的小组里, 或者说在小组共同的集体生活里, 让所有发生的事件或者意外全部成为体验学习的素材, 这一点与“禅”所说的“处处见性”相似, 即是说并非只是在坐禅的时候才是修行, 生活里的食衣住行都可以修行。 我们的 T 组通常由 10 名的人员组成, 每一组里必定有一两名的培训辅导员加入其中, 一起进行体验学习。成员中有自愿来参加的, 也有被公司派遣来的, 年龄、性别、职业一切都没有限制。每一次的参加者大约在 20~50 名, 将他们分成几个组,各组在成员构成上尽量使成员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相关方面有较大的差异。T 组的培训时间, 包括休息在内, 每一次为 1~2 小时。这样的培训在4~5天集体生活的时间里, 要反复进行 15~20 次。在 T 组的培训中, 与普通的集体讲座不同, 像设定议题, 事先分发资料, 举行基本内容演讲等情形一概没有。培训辅导员不是教师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组长, 第一次参加 T 组培训的人员对这种情形体会最为深刻。 28 T 组的实际进行情况 在全员出席, 包括培训辅导员在内的首次新人教育会上, 会向所有成员分发一张印有以下内容的纸片: T 组是培训小组的简称。在这里, 每个成员的行为完全自由。这个小组是为训练人们认识他们、认识自己而设置的, 小组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学习的素材。培训辅导员的职责是帮助成员的学习和团体的成长。 新人教育会有主持人将这个内容缓慢地朗读一遍, 不做任何解释。因为体验学习是培训的全部。新人教育会之后, 各 T 组的培训分别在各个房间同时开始。培训辅导员只说一句: “那么, 让我们开始吧”, 或者什么也不说, 只是坐在那里。在小组里, 成员们想说什么内容, 想怎样度过是他们的 29 自由, 但“在小组里”是一个大前提, 不允许任意离开小组。这实在是很狭窄的自由。基本上是初次见面, 而且性别、年龄都不同的人们聚在一起, 要想一下子就自由地行动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在窘迫之中迫不得已进行一系列行为的过程中, 会有各式各样的事情发生。 在最初的时候, 培训辅导员不会有任何行为,所以, 成员们只能自己摸索着相互开始试着交谈。但是, 在第二天、第三天里, 培训辅导员不时通过一些简短而尖锐的话, 让大家渐渐地明白应该做什么。培训辅导员的职责不是对观念的思辨、抽象的理论来消遣, 而是彻底地将眼睛和耳朵朝向“现在、在这里”的体验———用“禅”的语言来表示,就是“非思量底”。 在观念上学到的知识, 和通过体验、用自身去感受到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 每个人都懂得“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应该认真倾听”。但是, 在现实当中是否每一个人都做到了呢 ? 这就要另当别论了。特别是教师、管理者、经营者等, 这些人的地位都是处于普通人之上的, 虽然向他们强调:“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 然而, 对别人的意见却始终听不进去的情况也不能说没有。在 T 组当 30 中也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时, 如果其他成员都没有表示的话, 培训辅导员就要开口:“好了, 现在你的话就到此为止。” 又比如说, 成员当中有人一直抱怨: “在自己工作的地方有同事非常任性, 总是只顾自己的主张, 经常让大家感到不愉快……”而这样的抱怨已经持续了几个小时。虽然其他人已经表示出不耐烦, 但一直在抱怨的当事人却丝毫没有察觉, 还在不停地说。这种时候, 如果其他成员没有开口, 那么培训辅导员就又要开口了: “对这些话, 大家有兴趣吗 ?”正说在兴头上的人自然是怒火中烧, 认为培训辅导员真是没有礼貌, 然而在听着大家说出“这又不关我的事情”或者“很抱歉, 实在没有兴趣”等各种回答的时候, 自己多少都会醒悟到, 在这个小组里, 自己刚才的行为与公司那个任性的同事没什么两样。同时, 对这个发现感到愕然。在我所积累的 T 组经验当中, 有无数这样的事例。为了使到目前为止所论述的理论更为清楚, 在这里我还是介绍一个具体的事例。 31 一个护士的情况 曾经在我担任培训辅导员的一个 T 组里, 有一位年轻的护士小姐。虽然她的年龄不超过 25 岁,但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在她那个年龄所应有的活泼开朗, 如果有谁向她搭腔, 她会用微弱的声音、简短的句子来回答, 但就算是这个时候, 她的视线却仍然低垂着。在小组活动中, 其中几个成员带来了一个接一个令人感动的情景, 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 使大家都对此产生了共同的感受。但是, 在这样生动感人的过程中, 这位护士小姐却完全没有感应, 只是自己把身心弄得很紧张。 其中, 我们的另一位成员通过与大家的交流,终于发现了一直都未曾注意到的自己身上的问题,并由此得以接近自己在工作环境里长期以来一直被困扰的问题, 也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新希望。为此,他高兴得热泪盈眶。培训辅导员和其他职员都被他感染而一起沉浸在快乐之中。这时培训辅导员注意 32 到只有那位护士小姐一个人依然非常冷漠。在回答培训辅导员的提问时, 那位护士小姐说了下面那句话: “我的大脑里知道大家都很感动, 但是, 我却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 这位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游离在群体之外的女孩, 在其他成员的鼓励和培训辅导员的帮助督促下,终于鼓起勇气把一直埋着的头抬了起来, 试着使自己的视线能够和培训辅导员与其他成员们逐一相对。当她终于能够做到一点时, 此时她也才感觉到她融入了小组当中, 和其他成员合二为一, 使小组变成了一个完整的集体。最初的时候, 她只敢把头微微抬起来, 很快又把头埋下去, 但经过无数次的练习,她终于能够屏住呼吸将视线停留在一个一个投向她的关注目光上了。她轻声地啜泣着, 任由眼泪顺着脸颊流淌, 然后用细微却清晰的声音开始说话: “我……是一个非常胆小的人……像好好看着别人的眼睛这类的事……对我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做到的。到这里来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看着患者的, 然而……我现在才发现……自己在表面上好像在看, 但实际上是视而不见……我……对这样的自己……非常讨厌……总想能够把这样的自己变成 33另外一个人。这就是我参加这个培训的目的。但是……现在我看着大家的眼睛, 我感觉到一直做我自己也没有什么不好……我第一次注意到大家的眼睛都很温暖……而且大家也允许了我保持自己原有的状态……认可了我。我感觉到我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想到这些我一下子就松了一口气, 心情变得非常轻松。我知道了, 虽然我很胆小……但我还是可以生活下去的。” 大家脸上的微笑都油然而起, 不知谁说了一句,“这太好了”, 这也是小组全体成员的心情。从此以后, 那个忧郁的、垂头丧气的女孩子再也不见了…… (约两个月后) 在跟踪培训中再次遇见她的时候, 这位护士小姐虽然还是谨慎而安静, 但是,曾经胆怯、忧郁的她, 已经转变成了一个面带微笑、开朗的女性。 “变身”的含义 像这样的事情, 在 IRT 培训中可以说是不胜 34 枚举, 经常都可以体验到。在这十年的培训时间中, 这些“变身”不断地发生, 我们的确亲眼目睹了很多人, 以这样的培训为契机, 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这种情形并不仅限于在培训当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 某些人因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件事, 或者某一个特殊的时期为开端, 使自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样的案例、这样的变化,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呢 ? 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 那位护士小姐的“变身”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 她是不是改变了她的性格呢 ? 这个例子确实会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述过, 在本书中, 人和人际关系被认为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如果换一种说法, 也就是说, 在分析每一个人的个体时, 不是从人类共同性的观点出发, 而是从个别性的角度来探讨。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表述的话, 也可以说这是属于人格 (或者是性格) 的问题, 我们观察每一个人的具体变化的情况来进行研究。然而, 这却是一个困难的、出乎人意料之外的课题。因为正统的心理学研究到目前为止, 一直或多或少地认为人类的人格 (Personality) 是具有不变特性 35(Trait) 的群体或类型 (Rype) , 是从静止 ( 不会发生变化) 的观点来研究的。而我个人的看法我留待后面再做论述。 另外, 下一章的探讨, 虽然对我们正确研究日常生活中颇待商榷的“性格是否可以改变 ?”“如果可变, 将会如何变化 ?”这些问题非常必要, 但较偏向学术性质, 可能会令人觉得比较繁杂。对心理学的兴趣不是很浓厚的读者来说, 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并不会影响对本书的整体理解。 36 解 第 读 二 人 章 格 的 变 化 人际关系有其独特、不受规范 约束的特性 无法了解人性心理的变化 是现代人为人际关系所困扰的 最大原因 2.1 人格变化的含义 性格是不变的吗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我就是这样的性格, 没有办法”这类的话, 或是由于“因为他的性格是×××的, 所以, 他不适合”这样的原因, 而被调换工作职位这样的事例。 不只是我们的一般观念, 在心理学专家那里,也存在着一个强烈的倾向, 就是“认为性格是不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受到了美国的影响, “性格”这个词被“人格”这个词所替换, 更进一步导入了成长、教育, 甚至劝导等临床方面的知识。有一部教科书虽然涉及了变化 39这方面的内容, 但也都是不痛不痒地隔了一层面纱, 都没能脱离以固定的、不变的这个倾向为中心来考虑的传说。 性格 (Character) 和人格 ( Personality) 这两个词有时被当做同义词, 有时又被区别开来使用。性格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的 character, 带有“特征、物色、记号”等含义; 而人格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的 persona, 它有“ ( 演员) 的面具、面罩、(剧中的) 角色、出场人物、分派的任务、资格”等含义。从这个方面来分析, 如果一定要区分性格和人格这两个词的话, 那么, 可以说前者是从他人的角度来观测出的人的存在状态, 而后者则是从自身的角度, 通过内视捕捉到自己的存在状态。 当然, 我丝毫不打算否定在被称之为性格或人格的现象中, 或多或少含有不变的、明确的倾向或者特征,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多数内向的少年长大以后, 仍然喜欢安静地独自思索; 性情变化无常的人, 往往是从小时候就很难静下心来等, 诸如此类的情形很多。但是, 反过来看, 曾经内向的青年, 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成为了开朗活跃的社交人士; 举止粗心大意的小孩子, 后来变成德高望重之人这样的例子, 在社会上也同样 40 不少。 尽管如此, 包括学者在内的很多人, 在看待性格或人格的问题上, 如前所述, 仍然抱着“与变化的部分相比, 不变的部分才是其本质”。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 坚持“固定、不变”这个结论。“‘变化’最初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 我们把它放在后面再来进行考察。 “客观”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 仅仅凭“大家都是这样想的”,是完全不能构成客观证据的。虽然如此, 但还是有人认为“不可能什么事都是空穴来风的”, 既然大家都是这样想的, 那么终有什么是“客观的”证据吧。其实, 只需要回想一下伽利略以前的“天体运动论”就可以明白了 (天体运动论简单地说, 就是地球会绕着太阳运动)。在伽利略的时代, 没有人相信他的这个学说, 从古至今, 也没有人看过地球在动, 但在日常的经验中, 就算是小学生也知道是 41地球绕着太阳转动, 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动。在这种情形之下, “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大家都看到是这样的”就一点来说也称不上是客观的证据了。 古希腊人就已将星球分为了行星和恒星。后者在一年的周期当中, 总是在不变的位置反复运动、升降, 而前者则是每一天的位置都在变, 它们的命名就是由此而来。由此可见, 即使在天体运动论的时代, 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单纯地、无条件地以完全相同的形式相信天体运动论。毫无疑问, 先注意到两者差别的人 (伽利略) 比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的人 ( 一般民众) , 要观察得深入、细致得多。望远镜的发明, 使人们对这个世界进行观察时的范围和正确性产生了飞跃般的提升。可以说, 由望远镜而得来的精确记述再加上缜密的思考, 孕育了伽利略的诞生。 正确的观察和精确的记述, 并在此基础上缜密地思考, 可以说不仅仅是自然科学, 而是全体科学, 或者说是客观知识的开始。 42 怎样理解人格 对“人格的变化”这一主题来说, 人格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 当我们在问“那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时, 常常会得到“他很爽快”、“他是一个亲切的人”、“他很文静”等诸如此类的回答。不用说, 这是因为,那个人在我所知道的范围内, 至少在某方面一直表现出“爽快”, 或者“亲切”, 或者“文静”的特征, 像这种不易改变的, 而且反映在第三者眼里,与那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有关的特征, 被英语系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们称为“特性” (Trait)或者“行动特性”(Behavior Trait) , 是把握人格的一个重要线索。 举例来说, 以检测人格实验而闻名的学者基尔伏特 (J.P.Guilford) 在他的著作 《人格》 (1959年) 的开始便叙述了以下内容: “某一个人的人格是其各种人格特性所形成的独特的构造…… (这里 43所说的) 特性是指抽象化的、可能的、相对恒定不变的人格体系的各项内容。由此, 可以将某一个人(Person) 和其他人区别开来。”另外, 英国的心理学家艾森格 (H.J.Eyesenck) 在下面的定义中, 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特性”这个词, 但他所表示的意思, 可以说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根据他的说法,所谓“人格”, 即“人的性格、特质以及智慧是固定的一贯性的“行动体系”。而肉体是固定的持续的身体形态 (Configuration) 和神经荷尔蒙的机构的体系”(1953 年)。 人格的这一研究方法, 简而言之, 可以说是从第三者的眼睛“看起来如何”这个角度来进行掌握的方法。我们在问“某人的人格是怎么样”这个问题时, 在此处, 和问“这个人看起来如何”这个问题是几乎等同的。也就是说, 判断、确定“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性格的人”, 不是我自己, 而是第三者。无论是基尔伏特, 还是艾森格,他们都在“通过人格测试进行研究检测”的这个领域非常知名, 而这件事也同时告诉我们, 人格测试之中, 对人的研究始终是放在“看起来如何”这个基础上的。被标准化的人格测试 (前面所述的基尔伏特的检测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 其实施过程大 44 部分都是由接受检测的人自己一边回想、审视自我性质, 一边对测验者所提出的问题回答出是与否。 但是, 这些测验中的每一个问题, 都是基于各种特性所进行统计的多数结果而选定的, 基本上都是“看起来像……”这种类型的问题。因此, 这些接受测试的人最终所得到的结果, 虽然说是对自己性质的认识, 但实际上还是来自于第三者的判断。也就是把自己当做是第三者, 从第三者的角度对自己从旁进行观测, 得出结果。在这个方法里, 另一个与“看起来如何”立场截然不同的问题是: “自己究竟是如何地存在 ? 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却几乎完全没有设定。我之所以认为这样的检测方式是“主观的、非科学的”, 原因就在于此。 既然人格研究从这样的角度出发, 那么, 在理论上提出下面的主张就丝毫也不奇怪了: “所谓人格 (总感觉很难让人了解它到底是什么) , 它是对在某种状态下的某人将进行了某种行为所做的预告, 而且这种预告是得到公认的……不论人格在外表上表现出来, 还是隐藏在身体内部, 总之, 它与一切行 为都相 关” ( R.B.Cattell, Personality,1956 年)。 这样的人格定义, 和“所谓智能就是通过智能 45检验所得出的结果”, 这样的有名但无实质意义的定义一样毫无意义。然而, 在英美国家的学者当中, 持这种操作主义———任一学说概念, 如果不能通过某种具体的操作, 比如说用标尺具体地测量等, 那么这个概念就无法成立, 它不能被看做是科学的 概念 而给予 信赖———持 这种 观点 的人 不 在少数。 特性论和构造论 坚持这种特性论———不问人格的本质如何, 而是只把他人的看法总结归纳出来的特性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如基尔伏特、艾森格、卡特尔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看来还并不仅限于狭义的操作主义者。比如说,新弗洛伊德学派的领袖沙利文(H.S.Sullivan)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沙利文受到法兰克学派的影响(法兰克学派站在批判的立场上, 与保守的体制论正统派社会学相对立, 代表人物为精神分析大师艾里希?弗洛姆) , 反对以本质论的、自然科学的观点 46 来看待精神疾病的患者, 并致力于将这种观点从人际关系的误差中修正过来。然而, 他对人格的定义却是: “人类生活的特征, 是在长期反复的对人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持久的模式。” ( The Inter-personal of Psychiatry, 1956 年) 一般来说, 英美国家的学者通常都是采用如此的做法, 把人格限定为反应或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持久的特征, 也就是说, 将其作为类型 (眼睛能够看得到的类型) 或者说是现象型来进行研究。而在欧洲大陆, 特别是德国的心理学者们, 则是采用传统的观点, 对人格、性格从构造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 并不只是把那些每个人各式各样不同特征的特性按照不同的顺序记录下来就可以了, 他们认为, 这些特性相互之间具备着可以使彼此连接而形成一个总体特征的关联和形式。像“性格的层次理论”就是其中一个。 性格层次理论认为, 人格分为表层和深层, 深层的各种特征虽然不会像表面的特征一样直接地表现出来, 但是, 它们有时会在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自我深处, 产生出影响表面的特征、癖好、习惯等行动特性的方向性。持特性论观点的英美学者们也有使用“构造”一词的时候。但是, 在这种情形下 47 所说的人格构造, 只不过是一个为了归纳出可能归类的整体印象而使用的概括性名词, 方便将每一个个体身上所观测到的各种特性概括起来。 例如, 在基尔伏特的性格检查法中, 通过因数分析, 一共总结出十二种特性, 即: 抑郁症、回归性倾向、卑劣感、神经质、客观性缺乏、协调性缺乏、攻击性、漫不经心、思考性外向、支配性和社会性外向。接受检测者被要求就这十二种特性进行自我检查, 并按各个特性得分的分布情况, 被区分为 A、B 、C、D、E 五种性格类型。例如, 这时就可以说 A 型 和 B 型 的“构 造不同”。也就是说,“构造”一词在这里更多的意义是研究上的需要,而在作为表达人类存在状态的构造这个部分, 其本来含义反而少多了。与此相对, 德语系的学者们则一直坚持传统方法, 重视性格、人格的“固有构造”。换一个说法, 它的意思就是说, 并不仅仅单纯只看显型的, 而是重视原型或基因型, 也就是人类存在的内在属性的构造。 由此看来, 人格和性格已不仅仅单纯地只是“看起来如何”, 在这里, 对人格和性格的研究已经有了从“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这个角度来进行的倾向。另外, 在法国也有基本上与此相同的倾向。 48 2.2 人格的研究方法 将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来研究 与英美学者较倾向特性论的理论相对, 我把前面德语系的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设定称为存在论。把人格放在构造的角度来研究, 换句话说, 就是最终还是要落到“研究人类存在的方式”这个问题上来。因此, 德语系心理学者们的人格论。或者说性格论, 与英美国家的学者们的理论相比, 通常都带有极为浓厚的哲学色彩。在这一点上, 无论是像弗洛伊德以生物学立场的构造论, 还是像斯普兰卡(E.Spranger), 将人格划分为与“客观文化价值”和“个体含义”互相对应、关联的构造类型等这类 49深入心理学的构造论, 都有着相似之处。与此相关的那些德语系的心理学者们还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征, 就是都对“使人格 (或者说性格) 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研究”感兴趣。 这中间, 在人格或性格进行分类的方面, 较广为人知的有克雷齐莫 (E.Kretschmer) 的分裂特质和躁郁特质分类, 荣格 (C.G.Jung) 的内向型和外向型分类。他们的类型论和前面所谈到的构造论的性格论点一样, 是想将人类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的存在方式归纳起来, 按整体的特征进行分类,进而将其做全面性整理。因此, 这也是一种存在论。因为在日常生活中, 不论哪一个时代, 都在这样的类型论上聚集了强烈的关心, 因此在人格研究的历史当中, 对这种类型论的尝试是不可能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就算是我们在前面所论述的英美特性论的人格研究, 尽管它们和类型论有着完全不同的出发点, 但是, 以基尔伏特测试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其最终的结局还是归纳了一种类型论。这样的结果应该也是出于同样的关心。但是,无论这样的类型论是多么的优秀, 如何具有说服力, 其结果也只是把焦点集中在人们共同特征或共同方式上, 而它在直接弄清每一个个体不同的个人 50 独立性方面确实缺乏强有力的证明因素。而“明确与人格或性格相关的固有构造”的构造论的研究,反而有着对性格类型论的此项弱点进行批判, 甚至反省的意义。 在这里, 举一个构造论人格分析的例子, 我们来介绍一下在前面提到过的贝雷克的理论。贝雷克认为: “人格是在各个不同时期里, 第一次所表现出不定期的全部的存在。它不是人类普遍性的东西, 像这种每次的存在的人格, 也不是一般性的简单的存在程式。各个不同的人, 他们的性格当然不可能用一种类型来概括, 就算是类型学归纳发展出再多样的类型, 也不可能将它们完全概括。这样的每一个心血来潮时的单一性、独特性的存在行为,除了是心理现象的条件之外, 不可能再有其他任何原因、解释 ( 而对这里所说的心理现象的构造)。以存在论的观点来看, 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将它思考为形而上学的真实性的一个内部实际存在, 它不因时空背景的不同而改变其本质。因此, 它成为一切基础的实体, 存在于内心, 或者存在于意识内部的过程中, 也就是说, 它是随着体验 (的过程和状态) 而发生, 或者完成的。” 这个论述非常值得注意。它不是简单地将人格 51类型进行静态的研究, 也不是将人格当做多数人共同的分散凌乱的特性集合体 (最终也归为类型) 进行研究, 而是将每一个人视为独立的个体, 对每一次的表现进行研究。该构造论设定的前提是, 人格基本构造是固定不变的。每一次外在表现出来的个性, 就是根源于这个“不变的构造”。即使如此,在这里所提到的人格的变化也是由不变而来, 或者是以不变为前提来进行研究的。从这层意义上来看, 该理论与研究人格的多样性 (不是指“变化”)的类型论和特性论, 在前提的设定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是不变还是变化 ? 到这里为止, 我们不难看出在对人的认识方面, 我们心中有两个根深蒂固的模式 (陷入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一个是总认为关于共同性的知识一定比关于个别性的知识更为确切实在。另一个是, 不变的事物总是要比变化的事物更为确实。毫 52 无疑问, 构造论者包括类型论者和特性论者无一例外地认为, 性格是与生俱来的, 但也并不是顽固地说它不会发生丝毫的变化。另一方面, 我们也并不因为性格和人格有着无限的变化, 就认定不变的东西完全不存在。问题是, 应该从不变当中去研究变化, 还是应该把不变放到变化里来探讨 ? 或者说是从变化当中去研究呢 ? 大家通过目前本书所提也都已应该知道, 我们应秉持的观点毫无疑问是后者。 那么, 变化到底是什么呢 ? 在 《哲学事典》 第九版 (日本平凡社, 1978 年) 中, 有以下论述: 从经验上来讲, 所谓事物的变化是指事物从某种已有的状态向其他状态的推移。这样的推移对于经验事物来讲是一种本质的状态, 不变的事物在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但是, 发生推移或者说变化的只是状态。而所谓状态是相对于某种真实存在而言的,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一定有某种可以贯穿所有变化而保持不变、恒定长久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我们称之为实体。与此相对, 以变化为本质的经验事物, 我们称之为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变化一定是和实体的不变性联系在一起来思考的, 但是, 近代自然科学的思维不承认这样的实体 (如像量子力学) , 变化被认为仅仅只是经验事物的本质。因此, 53 对变化的研究开始以变化本身为对象。在将变化和实体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虑的时代, 实际上思维的关注层而主要是倾向于实体的, 是从变化本身被当做主体受到注意之后, 变化的种种要素以及发生变化的种种条件才被开始得以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得知它们可以被看成是可能存在着一定关系的相关“条件”, 而变化则被认为就是这些“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相关关系。用数学的方式来比喻的话, 可以将其视为变量的函数。 人类存在的个人情况 对我们来说, 毫无疑问, 人格和性格属于“经验现象”。这样的说法, 只要是根据前面哲学事典的定义———我们也同意这个定义, 得出下面这个结论是理所当然的。即是“不是把它们视为不变的实体, 而是必须把它们作为变化的现象来进行研究”。在这 个 意 义 上, 我 们 同 意 德 国 心 理 学 者 德 迈(H.Thomae) 的研究方法。根据德迈的理论, 所谓 54 人格“是人类存在的个人情况。它是个性被统一到意识形态所经过的形式或者过程的系列。” 例如, A 先生是个精明、冷漠的生意人。他的精明和冷漠也影响到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这种时候, 我会毫无遗漏地理解 A 先生成为这样的人物所经历的过程, 才可以说真正了解了 A 先生。这里面, 当然有着各种“变化”, 理解这一段变化的历史, 是理解性格的惟一途径。而只是理解了精明、冷漠这种行为上的特征, 或者归纳他所属的类型, 还不能算是真正了解了他的人格。德迈的人格论对象是具体的“人 的生活史”, 是“个人的生活”, 是与世界相关的所有生活的过程。倡导基本上与此相同研究方法的还有推广人类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格仑 (A.Gehlen) , 以及作为精神病理学家非常有名的宾斯万格 (Binswanger) 等。 另外, 美 国 也 有 一 位 心 理 学 家 奥 尔 伯 特(G.W . Allport) , 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德国留过学, 因此, 他对构造论有强烈的关注。他认为在人格的研究史中,“莱布尼茨的传统”(德国及欧洲大陆的心理学) 要远比“洛克的传统” (英裔美国人的心理学) 优秀得多。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他所想要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人类的形成》, 日本理 55想社)。奥尔伯特指出, 对某位友人的真正了解,在于对他的未来的了解。如果只是将人格反映在他人眼里的行动上的特征集中起来, 是不可能进行这样的研究的。奥尔伯特是把人格看做一种可能性,作为一种包含了尚未被发现然而即将被发现的特征构造来进行研究的。奥尔伯特的“人格是存在于个人内部, 是决定这个人行动和思维特征的精神身体体系的动态组织”这个解释, 至今还时常被引用为英文心理学教科书的有名的标准定义, 虽然它确实既不属特性论, 也不是类型论, 但从中也看不出他对自己所说的“洛克的传统”进行了批判。 人格在与世界的相互关联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它只能是个性向意识形态协调的过程。在对人格的研究中, 最为重要的是, 首先必须对这些变化的“变化本身作为主体”来进行研究。 56 2.3 怎样理解 “成长” 应该如何考虑“变化”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 数年不见的老友再次出现在眼前时, 可能已经是两鬓斑白, 令人大吃一惊; 或者曾经是爽朗豪放的一个人, 却变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当碰到这种情况时, 我们会不由得感叹:“他的变化真大啊 !”可以想像在这样的转变背后, 一定隐藏着很多日积月累的辛劳和人生的体验。 一般来说, 在时间系列上, 如果我们发现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拥有的特征, 而在往后的某一时刻失去了或者与原来有所不同, 那么我们会感觉到这 57 个人“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时候, 我们所感觉到的是这个人“发生了变化”, 而不是变化的“过程”或是“正在发生”变化。换句话说,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感觉到, 或者说看到的并不是他的变化本身, 而只是他变化之后的结果。而在我们的眼中“变化很大”的这位友人自身, 我们不清楚他是否和我们一样感受到他自己身上发生了变化, 但是,可以断定, 在他自身的意识或者记忆中所浮动着的、历历在目的一定是“在这样的转变中, 隐藏着的那些日积月累的辛劳和人生的体验”。对于旁观者的我们来说, 印象深刻的只是他人格发生变化之后表现出来的那种结果, 对于他在这些变化过程中生活过的每一天, 我们只能进行想像和推测。反过来说, 对他本人而言, 自己与以前相比是不是变了 ? 或者是不是看起来发生了变化 ? 这些问题只能够通过想像或者推论判断, 而那些在人生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所累积的各种生活体验, 反而会让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 如果真的想要知道这个人“为什么变了”, 我们除了去了解在“隐含了增加变化过程的每一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之外, 没有其他途径。事实上,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了解这段历程的 58 话, 那么, 我们就可以无需参考他的个人意识而大致了解到他产生这些变化的理由了, 像这样被了解的一个个具体的现象本身, 不是简单的变化的结果, 而是整个过程本身的“变化”。所谓变化, 不是对“被时间阻隔的事实情况, 其前后之间差异”的推测, 而是现象本身, 而变化的结果并不是变化本身。 然而, 一般来说, 人们对变化的理解似乎并不是如此。甚至那些应该将“变化”作为主要研究课题的成长心理学的学者们也不例外。 “成长”这种变化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在这里, 我先稍微讲一下心理学的某些论点, 也许可以让我们对自身暧昧的程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所谓成长心理学, 是对伴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们所产生的身心变化进行研究的一个广泛领域。这个领域的专家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呢 ? 这里我们引用 《心理学事 59典》 (日本岩崎学术出版社) 中的叙述 (画线部分 为作者标注) : ……第一个问题是, 因为成长这个现象是不断 变化的动态过程, 所以, 成长的研究必须不断地对 包含了被称为变化的时间次元的现象进行四维分 - 稿析。在对变化进行分析时, 与时间轨迹同步的分析 - 箼 的方法非常重要, 成长研究的纵贯法以及发生法就 是从这个理由所产生的。在纵贯法中, 又分以下两 种: 一种是对一个人的成长期进行持续追踪分析的 个案研究方法, 还有一种是对成长过程中各个不同 阶段的多数对象进行比较, 寻求各个阶段之间的成 长关联的相互研究方法。如果是要追踪成长的动态 变化, 当然毫无疑问前者的分析方法要好得多, 但 是, 由于研究要花很长时间, 而且又是个别案例的 研究, 所以研究的对象就受到了限制。由于有这样 的缺点, 所以用后一种方法进行研究的情况通常较 多。为了减缓追踪分析的纵贯法中这方面的矛盾, 也尝试用下面这种方法对同一个人设下一定的 (比 如说几年) 检测时间间隔, 每一次检查时以多数人 为检测对象, 将得到的结果与前一个阶段联系起 来, 找出其成长的相关关系。 (中略) 另外, 在对 同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进行纵向的长期追踪时, 早期 60 常常使用的方法是自然观察法。自然成长的观察结 果通常是采用对所有发生的奇闻轶事进行选择记录 的轶事法, 或者是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此外, 还有利用自传的方法。这类追踪研究的方法又称为 传记法。从研究的历史上可以看出, 初期的研究大 致都是采用这些通过自然观察进行记录的各种方 法, 后来才渐渐开始或者使用实验、测试等方法, 尝试通过客观的手段进行追踪。(中略) 如上所述, 在成长的研究上面, 虽然纵贯追踪 的方法所起的作用很大, 但也不能忘记, 与其并列 的还有横断法。这种横断研究法, 是指在成长这种 - 变化的连续进行过程中, 将某一瞬间做成一个横切 - 獗面, 并对这个横切面的特征、构造等进行分析的方 法。如果说纵贯法是对成长的动态研究, 那么横断 法可以说是对静态方面的研究。在整个持续性的成 长过程中截取横切面的方法也是由成长现象而得出 的, 可以说是具有成长心理学特点的一种方法。也 可能说, 由于成长 (后面将详细叙述) 是持续不断 - 进行的, 但它并非同一种性质的累积, 而是一种反 - 跫复不断的发生过程, 因此, 在这一体制变化的时间 - 鯲轴上, 对成长变化连续过程的横切面构造进行分 析, 是一种重要的成长分析方法。 - 61 如果对纵贯研究和横断研究的结果相互进行比 较, 可以将成长研究归纳出一个统一且全面的形 式, 也就是说, 除了研究成长各阶段静态方面上所 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构造, 也要结合各阶段动态 方面的分析, 只有这样, 才能得出明确而完整的研 究结果。 成长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第二个特点是, 在进行 研究时, 几乎在整个过程一直采用比较的方法。在 - 个人成长心理学的范围里, 对各个成长阶段的心智 活动进行比较; 在动物心理学中则是对各个成长阶 段中各种生物的行动、特性等进行比较。通过比 较、考察等一系列手段来发现这些成长现象, 其重 点在于有效掌控时间秩序。 - 靖 “成长”的思考方式 前面所引用的那一大段文字, 详细叙述了到目 前为止, 心理学者们对成长变化这种现象的思考方 式。关于这段引用文中特别强调的部分 ( 画线部 62 分) , 我想试着指出几个问题: 1. 研究“成长”这种现象时, 无论如何不可忽略的因素是“时间”。时间常被单纯地当成一个抽象的思维而隐含在现象里不起眼的角落, 或是在各式各样心理活动发生时, 被当成是测量的一把标尺或者心理现象内部可以捕捉到的一种秩序。在这样的前提下, 时间在这里只是被当成了一个容器,在这个容器中发生了各种不同的心理现象, 而时间在这里并没有被当做是构成现象的一部分, 并没有被当做现象本身来研究。 2. 同样的情形在研究“变化”时也是一样。当我们将变化的成长区分———能够区分———为动态的研究面和静态的研究面时, 这种思考方式就显示了这种情形。 3. 在前面引用的文句中, 将“全面掌握成长现象进行的所有条件”这一目标, 定位在法则和方向性上面 ( 迄今为止的心理学趋势也是如此)。而每一个人成长的事实, 在这里仅仅只是被当成为达到最终目标而在过程中所用的材料或基础资料。 4. 这种观点还清楚地反映在研究成长现象的方法中。“实例研究法”也好, “纵贯研究法”也好, “自然观察法”也好, 在对它们的重要性予以 63肯定的同时, 却又总是加上“对不同的成长阶段的多数人进行比较, 找出各阶段相互之间的关联”之类的方法作为补充, 最终还是明确认为“通过实验、测试、利用客观的方法进行追踪”这类方式更为优秀。 5. 尽管在前面我们指出了“在方法上强调客观主义 (与客观性的含义不同)”, 但实际上, 前面的引用文字中, 在提到方法之前就已经先入为主地将成长当做是一个哲学的观念, 并得出一个主观主义的结论, 而且以此为前提对理论进行实际研究。具体来说, 前面的引用文字中“成长是连续不断进行的, 但它并不是同一种性质的积累, 而是一种反复不断的发生过程……”这样的一段话, 就是一个代表。也有人认为:“这绝不是观念上的先入为主,说它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成长心理学知识的一个简要总结并不过分。”但是, 到目前为止的成长心理学, 如同第一条中所指出的那样, 并不是将成长和变化的概念本身和时间并列作为现象来看, 而是把它们看做是一个组合概念, 并作为一个前提。这个组合概念并不能因为在该组合概念的“成长”中加入了“连续性”、“本质”等其他概念, 就变成了现象, 还不如说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混乱反而更为贴 64 切。正统心理学派一直以来都很重视, 甚至可以说依赖这类狭义实验或测试的客观主义法。像“体制”等这样的概念绝不会是由这样的方法, 从资料本身中自然得出的, 更确切地说, 可以说它是在解释各种资料时, 心理学者们引入了组合式的主观概念。 652.4 从变化探讨人类的性格 “客观的”与“客观主义的” “客观的”与“客观主义的”绝对是不同的概念。在这里不可能对这些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但是,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 所谓“客观的”是指在重视主观 ( 的经验)的同时, 将其任何部分都客观化———无限接近物件具体化的过程。而所谓“客观主义的”是指研究者从一开始就对自己所相信的“客观的”事物———实际上是一种主观———予以简单地肯定。因为相信自己已经完全排除了主观的因素, 所以也就相信物件(的属性) 的绝对真实存在一定得以水落石出。虽 67 然实验、计量等方法是努力实现客观化的好方法(就如日本正统心理学派的学者们经常采用的那种方式) , 但当他们相信只有实验或计量才是“客观的”的时候这就已经陷入到“主观主义”当中去了。如同所有的“主义”最终都可能只是主观的自以为是一样, 客观的“主观主义”也只能说是主观的自以为是。不过, 必须注意一点, 这样说并不表示“主观的”即等于“自以为是”。主观的自以为是换一句话来说也就是主观主义。另外, 正确的“主观的”认识与主观主义也绝不是同一回事 人们也许会说: “如果是这种意义的哲学概念的话, 那么没有它岂不是任何学问都无法成立 ?”没有错, 正因为如此。在开始时我所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对科学的现象进行探讨乃至于记述时, 加入哲学的概念原本就是理所当然的。这个观念如果是正确的, 那么进行科学研究时, 科学工作者们首先必须进行的就是认真体会、融入其中的哲学概念, 尽可能正确地去把握它。如果不是这样,面对“……就会一味地认定, 为了认识事物, 心理学只需将注意力集中到事实上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结果, 是使心理学陷入半盲目的状态, 而在这种状态下对事实进行研讨, 到进行整理的阶段时, 就必 68 然会使用那些‘在科学从前的经验中所套出’的混乱的概念。”(《眼和精神》, 日本五十铃书房) 这样的批评, 我们将会无言以对。总而言之, 我们无法否认, 在日本就有不少这种片面强调美国流派的心理学者, 存在着认为“哲学”就是反科学的同义词的这种倾向。 这种倾向当然并不仅仅只限于成长心理学, 在正统心理学派的广泛领域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向客观主义方向的偏斜。例如, 前面所述的内容中,与人格或性格相关的部分, 片面强调“不变”的方面和“一般性”这种倾向就属此列。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倾向, 使得本来应该将“变化”作为客体的成长心理学变得死板而僵硬。这就是我对前面的引用文直言不讳的印象 人类是否为无可替代的个人 确实, 我们在三岁幼儿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三岁幼儿所应有的成长情况, 在八岁小孩身上可以看到 69 作为八岁小孩所应有的共同性。如果谁与这些共同性发生了偏差———特别是负面的偏差, 则会被认为是“异常”, 而这样的情况也确实存在。比如说,如果同龄的大多数孩子已经能自由地使用语言了,那么, 一个一言不发的孩子就不是属于正常的情况了。在这个意义上, 将成长变化视为共同性的“一般的”特征而有正确认知是有必要的。然而, 某个三岁或者八岁小孩子所应该具有的、与成长相关的“一般的”共同性, 对于理解和帮助一个孩子而言,只有极少部分的意义。这两者之间一点也不矛盾。在小孩子身上有着身为小孩子共同的一般特征是理所当然的, 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 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小孩子来说, 虽然确定了这个小孩子身上具有这样的一般特征, 但并不能说就已经理解了这个特定的小孩。 心理学被认为是致力于“理解人类”的学问,不仅心理学的专家们经常这么说, 不是专家的人们对心理学的期待也正是如此。但这句话的含义随着“人类”一词的不同理解而有所不同。对“人类”这个词到底应该解释为“在多数人一般都有共同性”, 还是“一个个无可替代的个人 ?”根据理解的不同, 心理学的性格将完全不同。如果将“人类” 70 按照前一项意思来理解, 那么所采用的方法就会如同现在的专业心理学所进行的那样, 总是通过计量计数进行比较乃至推测。这样的心理学所关心的总是作为团体的人、大部分的人, 其成果, 对于负有团体处理责任的站在管理或者支配的立场上的人们来说, 毫无疑问是有效的。如果有什么现象偏离了这样的心理学所发现的共同情形———比如, 长到三岁还不能“正常地”说话的孩子, 那么这些现象就会被认为是“例外”或者是“异常”, 而这些“例外”或“异常”的部分, 会被交到临床研究者的手中。在这种情况下, 临床心理学这门学问被认为是专门以这样的例外为研究对象, 并负责研究出相关对策的那种站在幕后的学问。 现代的学院派心理学正明确地向着这个方向不断推进。但是, 必须要先说明, 这里所说的“站在支配立场上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着,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也同样存在着, 既存在于右翼的团体, 也存在于工会这样的组织。对于涵盖了这一切的站在支配立场的人来说, 客观主义的心理学都同样具备有效性。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学院派心理学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的。但是, 我们可以明白地看出, 这种意义上的中立性只是部分的中立性, 71 或者说是外表上的中立性。 也就是说, 如前所述, 心理学被认为是致力于“理解人类”的学问, 而其中“人类”这个词如果理解为“一个个无可替代的个人”, 并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心理学的研究, 那么这样的心理学 (其具体内容将在下面的章节中叙述) , 就与上面所说的站在支配立场上的人们无缘了。并非心理学专家的普通民众们所期待的正是这种心理学。与之相反, 学院派心理学者中的大多数人对这样的大众期待只是一味地冷漠, 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学新生们不久就会对自己满怀期待的心理学课程感到失望难道不也正是这个原因吗 ? 变化的部分, 不变的部分 我在前面就已经说明, 这本书不是从人格或性格不变的部分延伸发展的, 而是通过对变化的部分进行研究, 展开讨论。虽然如此, 但并不是说我无视人格或性格中不变的部分, 或对其抱持否定的态 72 度。不管是由标准化的人格测试而捕捉到的特性,还是性格类型论者所重视的共同性、一般性, 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 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标准化人格测试的可信性、性格类型论的说服力等, 正是基于它们对这些不变的特征的准确把握。在第一章所提到的护士小姐的情形当中也可以明确看出, 她那种“谨慎、非常安静”的部分, 与刚参加培训时所表现出来的“看起来容易受惊吓的沉闷”的特征有着共同的地方。依照特性论的说法, 她属于有着“内向”……等特征的人; 换成类型论的说法, 她则会被归纳为“内向性”或者“分裂特质”的类型。在这个意义上来讲, 她没有发生变化。尽管如此, 一直与她相接触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那些不知道她参加了培训的人———无一不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她的转变。 那么, 到底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呢 ? 在上面的案例中, 这位护士小姐告诉我们, 她终于能够抬起头来, 注视其他成员和培训辅导员眼睛的那时刻, 就是她发生转变的决定性瞬间。这个过程中, 发生变化的仅仅只是她从不敢直接面对他人、不敢看别人的眼睛, 变为可以勇敢地去面对他人; 然而对她来讲, 这个面对他人的方法的改变, 让她开始感受到 73“大家的眼神非常温暖”; “大家也允许了我保持自己原有的状态, 认可了我”, 她的变化就是由此而来的。这个变化, 使她能够开始接受自己“非常讨厌”、“总想把这样的自己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这种程度的特征, 然后顺理成章地产生出一种认定变化, 认定自己“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的变化, 尽管特质、特性等这些东西自身不会发生变化, 但主观意义上的这些特征和特质等, 换言之, 就是这些特质或特性与她本人的关系却发生了变化, 并且由于这种变化, 使她感受到她的性格的整体表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结果, 她与他人相互联系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她与世界的各种关联也都理所当然会有所变化。 她的“转变”, 绝不是发生在她的“体内”, 也不是她个人属性中的特性或特质等发生了变化 (这些都是不变的) , 而是一直带着这些特性、特质生存至今的她, 对自己与他人或事物之间、与全世界之间的相互关联发生变化的感知, 换句话说, 就是她生存的世界自身所发生的变化。特性或特质对这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固然会产生影响, 但只是影响并非决定, 反倒是几乎不会发生变化的特性或特质,随着时间不断转变被收编到自我世界的某一部分里 74 面。在日常生活中, 在用虚伪和陈规陋习防范, 再被利害关系和权力争斗不断保护得非常严谨的日常生活中, 如同在本书后面会提到的那样, 时间容易变质成空间。比起变化, 人们更注重不变, 对不变更有信赖感; 比起不断发展变化的性格整体, 人们对其中不变的部分更容易抱有现实感。但是, 在 T组的集体体验让我明确地认识到, 由此而来的研究方法, 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了。 因此, 我对性格 (也称为人格) 的理解如下:“所谓性格, 主要是包含了如特质 ( 如分裂特质、躁郁特质等) 之类不发生变化的成分在内的整体在个人和群体关系中时时刻刻不断微妙地转变, 通过与世界的互动关系而被感知的某人特有的状态。” 也就是说, 性格的本质是在群己关系中被相互主观感知的事实, 而并非如同石头、木片那样彼此毫无关联地、实际存在的物质实体。 在实施人格测试或性格检验时, 有一件不可缺少的事情, 就是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会通过或多或少的事前接触, 相互对彼此的人品加以认识。冯?登?贝尔克把这件事, 和画家在画肖像画时, 为了画出优秀的作品会与所绘画的物件进行内心交流的情况相提并论, 这些都是“相互主观感知的事项”。 75 当然, 这并不仅仅只是在 T 组当中。同时是精神分析的专家弗洛姆 ( E.Fromm) 对性格有过这样的描述: “个人使自己与世界发生关系, 这些关联构成了他的性格的核心。”( 《自由之于人类》,东京创元社) 他的这句话, 可以说是叙述了同样的内容。 我们对性格、人格、成长这些概念的讨论已经花了很大的工夫。其意义在于, 正确认识“对人格或者说性格从‘变化’的侧面来探讨”会是怎么的一回事。 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前面所叙述过的 T 组里的体验来。 76 真 第 实 三 的 章 感 受 — 共 同 “共同体验”的深刻程度体 能使人生观产生彻底的转变验 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3.1“集体” 的真正含义 视线交会的重要性 前面的例子中的那位护士小姐, 由原来的表情阴郁、神色惊怯, 总是低着头将身体缩成一团的状态, 一下子变成了开朗、笑容满面、舒畅自由的感觉。这个转变就发生于她在其他成员、培训辅导员的期望、鼓励之下, 终于能够抬起头来, 将自己的视线投到每一个人的眼里, 与他们视线交会的那个瞬间。在这里, 让我们回想起在第一章里提到的日本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疾病———对人恐惧的一种症状。由我的精神疾病医生的观点来讨论, 在我常年的 T 组培训的临床实践中, 累积了许许多多关于 79精神病的经验, 下面我想就这些经验来谈一谈。 人际关系培训开始后, 在 T 组活动的最初阶段里, 除了培训辅导员以外, 一般来说, 成员们一个个几乎都低垂着眼帘。特别是女性成员, 将整个头都埋下去的时候也很多。在成员们中, 有的因为T 组特别的开幕式而感到不安, 不时也有人由于对培训辅导员的行动感到好奇, 不断地将视线投向培训辅导员。这些人也偷偷地观察其他成员的表情、姿势有什么特征, 有什么变化, 但当他们的视线猛然接触到培训辅导员炯炯有神的目光时, 往往都会慌张地把眼神移开。 T 组培训辅导员的权责, 可以大致概括成下面的一句话: 认真地去看、去听、去感觉每一个成员, 只在小组真正必要的时候, 讲真正必要的内容, 做尽可能简洁的发言。培训辅导员和医生或教师不同, 他们手中没有任何器具和药品, 也没有教材; 他们也不同于僧侣或牧师, 因为他们身上没有背负着宗教的传统权威。T 组的培训辅导员完全是赤手空拳, 除了去看、去听、去感觉以外, 其他的什么都无法做到了。 因此, 在由完全素不相识的成员所构成的 T组里, 特 别是 最初 的阶 段, 培训 辅导 员只 能 在 80 “看”上面集中全部的精力。一直低着头的成员们也能够感觉到培训辅导员眼神的凌厉。后来, 有不少成员坦言: “培训辅导员的眼睛很特别, 实在让人难以正视。”随着培训时间的推移, T 组的活动次数不断增加, 一个个成员抬起眼睛, 能够与其他人的视线交会。这个过程就是这样的, 我认为这样的描述丝毫不过分。 在 T 组中, 虽然仅仅只不过就是“抬起眼睛与他人的视线交会”这样一件事, 但实际进行当中却是意想不到地困难。真正完全做到这一点实在有着无法衡量的重要性。这是我身为一个培训辅导员用了 10 年时间才体会到的。 无法到达的视线 标准的 IRT 培训由为期四天三夜到五天四夜的基础培训, 和两个月后进行的雨天一夜的追踪后续培训这两个部分组成。这两次的培训都参加了,才算是完成了整个培训。培训开始后至少前两天甚 81至前三天这一段时间里, 在小组中, 成员们或者因为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总是无法清楚地表达出来让人明白而烦躁不安; 或者在其他成员说话时, 因为看不见对方话语之中的含义或感情, 因而产生极大的误解, 并由此对对方产生厌恶之情。我注意到了下面这样一个事实: 在这一段时间里, 无论培训辅导员怎样严厉地指出:“你现在没有在看 !”或者提出要求:“看着大家的眼睛 !”或者其他成员提出期望:“希望能看着我的眼睛 !”或者就算应要求或期望将眼睛向对方看去……这一切几乎都是毫无效果。视线确实向一个一个成员、向我的眼睛望过来了, 但怎么也无法让人产生被注视着的现感。也就是说, 就算视线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这视线根本没有到达对方、到达我的眼睛里。 眼神交会实际上是相互看待彼此的内涵、真实的存在以及真实的想法。所以, “紧盯着别人的眼睛看是不礼貌的”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说话不看对方的眼睛是不是礼貌的”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是, 前者是在重视修饰和虚伪世界里的, 而后者则是在重视诚恳和真实想法的人际世界里的真实状态。但是, 因为我们都或多或少带着修饰和虚伪生活着, 不可能完全脱离, 所以, 讨厌与人视线相对 82 是很正常的。 在这一点上, 还有来自于文化的最大差别。本书开头的地方曾叙述过, 欧美人中, “注视别人眼睛”(gazing) 和“用眼神交会沟通”(mutual) , 在数量上要比日本人多, 这一点不论是在临床现象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出, 从各式各样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资料中也已被证实。然而, 就算是对欧美人来说, 过度地说“注视别人的眼睛”也是无礼的, 有时甚 至会 让他 们产 生一种 受到 攻击 的感觉。 怎样做才能看得见呢 ? 注视他人的眼睛是需要勇气的, 更不用说用自己的眼睛来接受别人的视线了。在被注视的时候甚至会感觉到身体在颤抖。但这只是在这些视线真正到达我的眼睛、我的内心的时候才可能有的现象。当某人的视线朝向这边, 但却没有到达的时候, 这个人的眼睛只是一个单纯的眼球。在这种时候, 与 83 其说这个人的眼睛是有生命的, 还不如说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水晶球体。 在 T 组中,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中, 如果稍微留心一下, 也肯定会注意到的。同时也是眼科医生的英国心理学家赫顿 (J.M.Heaton) 认为, 眼睛呈现 出这种 状态,表示眼睛正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我们在看日常的事物时, 不会感觉到做了特别的努力。赫顿写道:“如果对什么东西特别注意, 必须看 (look) 它的细部的时候, 我们会允许‘凝视’(gaze) 被唤醒,使其停留在想看的东西的细节上。但是, 当眼睛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时, 眼睛被物件 ( 物体) 化了。这种时候, 本来被世界里各个物件所引导的眼睛,就变成必须要通过另外的某种东西来进行操作的物体了 …… ( 眼 睛 处在 紧 张的) 患者 们, 不 是 用(With) 眼睛来看, 而是通过 (Through) 眼睛来看。”(“The Eye: phenomenology and psychology ofFunction and Disorder”, 1968) 在 T 组中, 成员们努力将视线投向对方的眼睛, 而其他成员们却说: “感觉不到被注视”, “现在你眼睛完全就像是在看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等———这种事情在 IRT 培训中可以说几乎是 84 每次都发生———这样的情况, 我想可以说都是一种体验的、主观的表明, 刚才说过的“视线没有到达”同样是这种情况, 赫顿关于眼睛紧张的学说,与我们在 T 组里的体验不同之处在于, 赫顿的学说是以大量的“患者”为对象的, 而我们体验的对象则是健康的社会人。在 T 组里体验到这种情况的时候, 我们曾向被对方认为“感觉不到被注视”等的成员进行确认。这时, 我们知道了, 尽管他自己觉得拼命地在看对方, 但实际上他的心里同时也在想着“到底要怎么样才能看得见呢 ?”“‘看见’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能够知道些什么呢 ?”等念头。 稍微习惯了以后, 就能够清楚地区分这种状态了。在思考的眼睛和在感觉的眼睛是截然不同的。我甚至认为如果用精密的照相机一定能把它们的差别拍出来。 让视线自己飞翔 真正的看 见 ( 用眼睛来感觉)、真正的听 见 85(用耳朵来感觉) 与思考是势不两立的。比如说,一个边听着音乐, 边看书, 还一边在写稿子的人,就这样一个人而言, 我们可以知道如果神经主要集中在听音乐上, 那么读书时的思考和握笔的手很快就会停下来。而反过来, 如果是在对读书、写作很专心的时候, 对音响里放的音乐则几乎是充耳不闻。如果在把视线投向对方的眼睛的同时, 头脑里在转着各式各样的念头, 那么, 就算假定视线的方向完全正确, 眼神也是无法到达对方的眼睛里的,因此, 也就不可能真正地看见对方。 在 T 组的培训中, 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小组里只剩下一个成员还一直低垂着眼睛, 而他也因此感到自己越来越孤立, 这时他在其他成员强烈地希望他抬起头来的要求之下, 虽然自己的脑袋里还拼命地想搞清楚“‘看见’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终于还是把头抬起来, 将视线投向了每一个人。但结果大家却说“到底要怎么样做才好呢 ?”结果当然是更加看不到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在这种时候, 培训辅导员常常会向这个成员提问: “这个组里面有没有让你觉得有好感的人 ?”让他的思考和自我意识, 随着注意方向从自身内部而渐渐向外转移, 开启其被封闭的感性, 让感性向“察觉” 86 开放。 小组里某位一直封闭着内心、感觉孤独的成员, 顺着这样的引导, 在修正之后将意识投向其他成员的瞬间, 惊喜地叫道:“看见了, 太好了 !”并流出欣喜的眼泪 ! ———存在主义哲学的学者称之为相逢的、鲜明强烈的体验———这样的情形在 T 组也是经常出现的。这样一件事的深刻程度, 有时可能会对那个人今后的人生观, 或者生活习性产生巨大的影响, 使其发生彻底的转变。 通过这样的或大或小的体验, 最终所有的成员包括培训辅导员在内, 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使视线坦然地与其他人交会了。当大家都感觉到这一点时, 这个团体的全员也同时感觉到: “我们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集体 !” 何谓“真正的集体” 在 T 组的培训过程中, 小组是否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集体, 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而且, 87“真正”这个词是绝对无法用某一种价值标准来判断的。应该说, 它有着更真实、更实际的含义。就是包括培训辅导员 (有时也是研究者) 在内的全体成员, 没有一个人例外, 都从心里实实在在地感到(不是认为)“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这样的状态。在这种时候, 成员们的感受会通过“小组的圈子变小了 !”“现在, 所有人都真的在这里了 !”“散开的点已经连成了线 !”“我想永远待在这里 !”这些话语表现出来。 成员当中只要有一个人, 或者甚至只有一个人, 或者甚至只有培训辅导员没有和大家心意相通, 都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和话语。如果有谁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说出“终于变成一个真正的集体了”这样的话, 可能很快地培训辅导员, 或者其他成员就会说“我不这样认为”, “真的是这样吗 ?”等之类的话。 然而, 这样一种真正的集体, 传统学院派心理学的一个分野———社会心理学中所讨论的集体的概念或定义却几乎不是这么回事。 88 如何认识“集体” 比如说, 在日本某一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中,对 (小型) 集体是这样定义的: 以面对面接触的关系为前提, 由于成员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因此, 保持着彼此之间个人印象和知觉的小型的集体 ( 《现代社会心理学》, 日本诚信书房)。另外, 日本某一本心理学辞典中, 关于集体一项的记述如下: 按照广义的标准, 集体是被聚集在一起的人的集合体。就是指人口的统计范畴中比如同年龄层、电车乘客等之类, 因为偶然的空间上的接近而存在的集合体。狭义上来说, 集体是个人之间相互发生作用,被相互依存关系所联结在一起的个人集合体 ( 《心理学小辞典》, 日本协同社)。 结果可以看出, 一般社会心理学者们关于集体的认识, 到目前为止, 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论点: 1. 有数人以面对面接触的方式存在。 89 2. 这些人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彼此之间或多或少有一定程度的相识。 3. 这些人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乃至共同的认识。 但是, 如果集体构成的要素只是这些的话, 那么在下面这种情况下也恐怕没有理由说他们不构成一个集体。例如, 某人在乘坐公车到某个地方去的途中,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开始与同车里的其他三位乘客开始交谈, 大家围绕着目的地、职业、居住的地方等天南地北地闲谈, 其中一人还拿出水果分给大家吃, 二三十分钟后, 这个人与大家告别下车了。这种情形下, 称之为集体就不大合理了, 或者如果硬要这么认为, 在现实中也毫无意义。用那三个条件所定义的集体, 与前面叙述的成长、变化等, 同样都是被心理学者们在思辨的、理论的层面上所构成的概念, 与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没有直接的关系。 一个聚集的人群就算是上述的三个条件都具备了, 但如果要能够被称为集体, 则还必须要具备第四个要素: 这种状态必须在一定的期间内持续存在。到此为止, 心理学者们在构成集体的条件方面, 对于第四个要素几乎从未言及。也就是说, 集 90 体几乎完全没有从“时间性的存在”这个角度来考虑过, 确切地说, 是一直单纯对前面所述的三个条件来延伸考虑的。前面所提到的三个条件, 是由不属于该集体的自己, 也可以是第三者进行观察而得出的, 是对象属性这种含义的客观指标。 即是说到此为止, 正统的心理学者们对集体的态度, 和他们对待人格、性格或成长等的态度一样, 是把集体当做一个物件 ( 客体、物体) , 将它和主题分开来研究的。对传统的学院派心理学来说, 集体是一种“东西”。借以“科学”的名义,这样的观点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这种科学的形式是自然科学的———一切来说是技术科学的———形式。就这样, 一直以来多数社会心理学家们对于集体, 就恰如天体物理学家对天体进行观测一样,就像化学家在调和药品时所进行观察、操作的态度一样。 然而, 只要体验过一次前面所说的 T 组中发生的那种情形, 亲眼看到成员们显著的经验, 就能够明白, 在社会心理学的世界中, 其所惯用的集体的三个条件是如何空洞和抽象了。而我们加上去的第四个要素, 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91 3.2 什么是 “体验时间” 如何认识“时间” 然而, 在这里有着决定作用的, 是“时间”这个概念的内容。有些人虽然常年在一起工作、生活, 但实际上却丝毫没有“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集体”的感受; 但反过来也有些人仅仅交往了一个晚上, 就成为了肝胆相照的知己。从这些情形可以明确地看出, 作为集体构成的要素———时间, 并不是简单地单凭物理时间的长短而论。那么, 这里所说的时间, 到底是什么呢 ?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述过, “变化”并不是由相距了一定时间间隔的两种事实情况之间的差异所推 93测出来的, 而是两者之间演变过程的本身, 就是现象本身。关于成长我们也论述过, 成长是伴随时间出现的现象, 而不是在时间里面发生的现象。 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存在来说, 时间是一个处于中心地位的重要问题。这一点在哲学、历史等很多学科领域里都已经是常识了。然而, 非常奇特的是, 标榜着“理解人类”的心理学, 却没有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表示出充分的认识。 “让集体成为真正的集体”到底是指什么呢 ?明白这个问题正是我们当前的课题。为此, 将眼光转向时间的重要性上是一件绝对必要的事。但是,必须明白一点, 这里所说的时间, 并非是我们在前面介绍的心理学辞典里, 在对成长的定义中所提出的“作为容器, 时间是不可缺少的”那样的含义。对此, 贝尔格松认为: “把时间看成是容器, 实际上是将时间空间化、形体化, 这就如同是将自己看做是没有生命的幽灵一样。”我也完全有同样的感觉。 如果把时间当成是容器来看待的话, 根据贝尔格松的说法: “其结果必然变成两个自我 (作为容器的自我和装在容器中的自我———作者注)。其中一个自我是类似于在其他地方的外部投影一样, 是 94 一种瞬间性的东西, 换句话说, 就是社会性的表象。我们通过深刻的反省, 达到第一个自我的状态。在这种反省的内在状态里, 我们把在这个持续不断形成的过程中, 如同生命一般相互渗透影响,完全不依从测量的持续产生状态, 看做是并列排放在等质空间内, 具有某种共同点的各个独立现象来研究。这样一来, 我们真正能够掌握自我的瞬间变得非常稀少, 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极少感受到自由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都是把自己作为外界的存在而生活着, 对于我们自身真正的自我, 我们只是看到那失去了颜色的幽灵、只是看到等质的空间内单纯持续存在所投射的影子而已。在这样的状态下, 我们的生活与其说是在时间上, 还不如说是在空间里被展开着。也就是说, 我们与其说是在为自己, 还不如说是在为外在世界而活着。我们……与其说是按自己的意志, 不如说‘被动地行动’着。自由地行动, 这意味着找回自己, 在单纯的持续存在中对自己进行修正。”(《时间与自由》, 日本白水社) 95 将现象和时间一起研究 贝尔格松关于时间的这些说法, 对心理学上成长以及变化的人格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它有着以下的含义: 将本来是与时间共同存在的、与时间一刻也不能分离的现象, 放在时间的里面来进行研究, 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将流动的时间转换成了空间, 将时间性的历史性现象变质成了无时间性的无历史性现象。 在上一章中所指的对成长和变化意义的扭曲也是由此而来的。容忍这样时间的非时间化, 必然会导致成长中变化的意义的变质。也就是说, 不是把变化作为现象本身, 而是把它作为对现象的推定、说明, 或者是将其视为被抽象化的组合概念中的一部分。无论是“纵断研究”, 还是“横断研究”, 在这一点上都没有什么不同。 例如, 长到三岁还不大会说话的孩子, 到八岁时却比其他孩子更会说了。当碰到这样的事情时, 96 人们会说: “这个孩子在这五年期间变化非常大。”然而, 这里所记述的现象, 是对间隔的五年的两个时间点进行观察而得来的两个事实情况之间的差异,并非是当做现象的变化本身, 这在本质上与在一定空间距离的间隔里, 设定两个点甚至两个地方没有什么差别。关于集体我们也可以有着同样的分析。初次见面的数人, 在几个小时内认可了同一个目标,随着意见的交流逐步变化, 最后成为真正的集体。这样的情形在第三者眼里, 哪怕是第三者观察了整个过程, 所看到的变化也不是前面所叙述的朝着真正集体进行的变化本身。变化本来是动态的, 但这里所说的变化, 如同前面所说的, 是对动态过程的结果、变化的结果的解释, 而不是这个动态过程本身、变化本身。换句话说, 刚才所说的变化, 即如同我们再三说过的那样, 只不过是一个从现象的片段来对现象本身进行推论、说明的组合概念。 不是把现象放在时间里面, 而是把它们放在同等的地位上来进行研究这种方法, 换句话说, 就是不把时间置于现象之外, 而是将时间和现象放在一起共同进行研究。而我们把时间按照平时习惯的那样, 当成是测算的单位, 或者当做尺规来理解的那种想法, 是一种“被加上括弧”了的想法。近代, 97时间一直被看成是抽象的、等质的、不可逆的推移, 因此, 时间就成了一把可以用来正确测量的尺子。有人可能会认为, 这样的看法是时代的错误,根本毫无道理。但是, 如同后面我们将要介绍的斯特劳斯 (E.Straus) 所说: “对于时间与时钟互相统一的‘时钟时间’的感觉, 是人类发展了相当长一段历史之后才有的, 这个时间和人类本身所固有的‘体验时间’是不同的。”( 《动物的体内时钟》,日本岩波新书) “体验时间”的思考 将时间作为“体验时间”来研究, 换一种说法就是, 将与我们自身有关、和时间一起发生的变化, 大体上看做是与时间一起、相互主观地共同拥有的事物。比如说, 几个人一起去听一个演讲会,其中一个人认为: “无趣, 我觉得实在是太长了。”另外一个人也表示同感, 但是其中又有另外一个人说: “我不这样觉得啊, 我觉得挺有趣的, 不知不觉就过了两个小时。”在这种情形下, 在时钟上来 98 说, 这三个人所经过的时间是一样的, 但是, 体验时间 (心理时间) 则不同。对前面两个人来说, 在心理上觉得“很长”的时间, 对后一个人来说却觉得很短, 但是, 就算前面两个人和后面那一个人所体验的内容有所不同, 这也是由他们各自到此为止不断堆积的其他很多经验而造成的, 而这并不是说他们对其他人的体验就完全无法理解。体验时间的相互主观、共同拥有就是这类情况, 所谓体验时间, 可以说成是像这样互相产生体验而且被共有的时间 (关于体验时间的各种情形, 将在后面进行稍微详细一点的介绍)。 然而, 从上面的论点已经可以明确看出, 当我们想要将时间像这样作为体验时间来进行修正的时候, 我们必须放弃在心理学上长时间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几个古典的偏见”。这里所说的偏见指的是: “对某人的心理作用, 只有接近当事人才可能得知。我个人的心理作用也只有我自己才能接近,从外部是看不见的。”但是, 个人的心理作用, 并不是紧紧关在个人自身的内部, “外人”绝对无法进入的“意识的各种状态”。个人的意识首先是面向世界、面向物体的, 它具有“对待世界的态度”的性质。而所谓“他人意识”, 其实也就是面对世 99 界的行为的一种方式。正因为如此, 所以, 一开始我就说过, 从他人对待世界的态度以及动作中, 可以把这个真正的“他人”提取出来。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行动’和‘他人的行动’这样看似不同的两个部分, 实际上源自于同一个主体, 是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作用的‘一个体系’。”因此, “他人通过他自身的体验可以进入到我的身体的行动意向里 (由身体运动而前进的方向) , 使自己认同他人的心理作用, 或将自身搬入到他人的内心”。换句话说, 所谓成长的变化, 也可以说成是 (他人的) 人格的成长, 最根本之处就是通过这样的“意向的越境”而被记述下来、被了解到的现象, 绝不是为了解释第三者擅自决定的几个不同时期的“点”之间, 偶然看到的情况间的“差别”, 而制造的构成概念或者推测出来的假定。 偏重技术的学院派心理学 并不仅限于成长心理学的领域, 在传统的“正 100 统”心理学研究当中, 过分强调科学的客观性, 认为“意识”这类的“主观现象”不会是科学的心理学所研究的主题, 因此, 就将这一部分放弃了。在20 世纪, 瓦德松 (J.B.Watson) 以他的行动主义心理学发表了宣言: “将‘意识’从心理学中彻底驱逐出去 ! 而那些客观主义者们对如此极端的理论也予以了认可。”现在, 一般来说, 多数心理学教科书仍然是将心理学定义为可由第三者观察的“行动”的科学, 但同时也考虑到, 如果全盘否定像意识这类的主观现象的话, 实在与人类的一般常识过分隔绝, 所以, 又在上面加上“通过行动, 第三者从外部可能观察到的部分”这样一个条件限制, 也就是说, 勉勉强强地将这一部分包含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里。 那么,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者”即心理学家,而所谓“观察”, 已经被默认为通过实验装置、测试、问卷调查等工具来进行测试的操作方式。也就是说, 像父母能够敏感地感觉到孩子的表情变化、亲密的朋友或恋人之间可以通过眼睛微妙的动作而心意相通等这样的事实, 并没有包含在心理学的观察当中。 但是, 在这样的思考方法中, 至少有以下两个 101 重大的疑问: 1. 如果将意识的理解按上述那样进行限定,那么, 在工具和装置上无法表现出来的微妙的心情变化和表现, 就被排斥在心理学者的关心之外了。这样一来, 一般情况下, 意识体验被等同于通过对来自工具或装置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来进行推测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人的心情我明白了”这句话等于是说, 像那样进行的推测命中了。换一句话说,也就是, 至少“传达他人的心情”等类似的现象在作为“科学”的心理学里没有它们的位置。像这样的心理学, 就算假设我们认为它是“科学”吧, 那么, 面对人们所期待的“对人的理解”, 这样的心理学是怎样回答的呢 ? 在正统学院派的心理学者当中, 也有人断言:“大众”所追求的对人的理解等,本来就应该是属于常识、世界的一般知识的范畴,或者顶多是小说、电影、信仰之类的东西里面所追求的, 作为科学的心理学没有必要在这样庸俗的问题上面下工夫。如果走到了这一步, 那我们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但至少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们,我们对这样的“科学”毫无兴趣, 而且, 这样的“科学”的存在本身也无法让人不产生疑问。 2. 宣称只有可以由第三者从旁边进行观察的 102 行动才能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换句话说, 也就是心理学绝对不会让心理学的研究者自身成为被研究的对象。为什么呢 ?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谁, 只要是普通的人类, 就会不断地对各式各样的事情产生意识。对于这样的自己, 到底把哪一部分划分在内, 哪一部分划分在外 ? 自己的表情、行动中哪些可以由第三者进行观察, 哪些部分不可以等这一系列问题, 到底由谁来下一个定义呢 ? 有一位学院派心理学者曾经明确地表明: “现代心理学是‘他人的心理学’。而自己的意识和行动等, 只有在介入了他人时才开始成为心理学的对象。”( 《现代心理学的展开》, 日本大学书房) 虽然像这样明确的态度非常少有, 但不用说也可以看出在现代学院派心理学中明显地表现出了这样的倾向。本书的前面就已经论述过, 学院派心理学的这种体质, 正好是偏重技术性操作的客观主义性格存在的温床, 也因此使得 心理学很容易 成为站在支配 地位上的人 的工具。 103 必须共有体验时间 另一方面, 要将变化不是作为组合概念而是当做现象本身来进行了解, 首先必须要做到的一点就是: 观察该变化过程的人和存在于该变化过程中的当事人必须在一起。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 只有利用临床观察的方法才可能了解。在成长的问题上、在成为真正的集体变化上也是一样。 但是, 这里必须要对“临床”这个词特别注意。现代基础科学、临床医学之类的学科, 它们在领域上的区分主要都是以其对象是否是患者为标准来进行判断的。也就是说, 如果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 它们无论哪一个都同样是属于自然科学的。对于医学人员来说, 无论是作为基础科学研究对象的动物或生物细胞, 还是作为临床医学研究对象的患者, 只要是都属于“研究”的对象, 那么原则上它们的地位就没有什么不同。我在这里所说的“临床”, 并不是这种单纯的领域上的含义, 而是关于 104 方法论的声明。具体来说, 就是“……必须在一起”, 换一种说法, 也即是“必须共有体验时间”的意思。 艾瑞克森 (E.Erikson) 曾指出过这样一个史实, “临床”一词最早出自于中世纪的欧洲, 原本是指神父在临死的病人的床前, 为了让这个病人的灵魂安息, 和病人一起共同度过最后时刻。换一种说法, 也就是不把病人、对方当做对象 (物体) 来对待。虽然通常来说, 比起科学、技术等领域, 这个词的确在治疗、劝道、护理、恢复等领域里更为常用, 但是, 有必要注意的是, 在很多时候, 并不能简单地只是因为某个人在这样一些领域里工作,就认为这个人是和患者、委托者、一般的对方在一起 (前面所述含义的“在一起”)。 在进行临床工作的时候, 只是把患者看做是研究材料或检查对象的医师们, 或者以临床心理学为专业、只注重心理检查或调查的心理学家们, 就算进入到被称之为“临床”的分野里, 也不能说他们进行着方法论意义上的临床工作。 临床观察的意思并不仅仅只是指治疗上所必要的观察, 更贴切一点地说, 它是在“我们与真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我们让这样的关系通过所谓的 105‘他人’, 让我们和他人一起共同走向真理, 要不然就是我们所奔赴的地方并非真理。而其结果二者之中必居其一。”临床观察是在这样含义上的, 一个探求真理不可缺少的方法。 在前面我说过, 人与人之间要想相互理解, 与对方共有体验时间比什么都重要。然而, 体验时间和时钟时间不同, 它有着复杂的, 或者说丰富的各式各样的状态。 106 3.3 时间和空间 知觉和记忆 小孩子都知道, 我们对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认识的。把世界作为空间来研究的学问里, 最具代表性的学问是历史。当然, 地理 (学) 和历史 ( 学) 并非是毫无关系的。现在, 地理学上的情形, 可能只要经过 20 年, 就会被编进现代史中, 百年之后则会成为历史学上的史实了。在心理学里也有这样类似的关系, 比如说知觉和记忆。 我现在正看着美丽的花朵———这是知觉。一周之后, 偶然的情形下, 不经意间那朵花的美丽突然 107在脑海里生动地浮现出来———这就是记忆。如果我们进行严密的论述, 那么, 就和地理 (学) 上的情形, 每分每秒都在转化成历史 ( 学) 上的史实一样, 严格地说, 知觉的印象, 也是每分每秒地在转化为记忆中的想像。 以前, 我有一位同事, 他是个地理学者, 受他之托, 我曾经当过渔港和村落地理调查的助手。我对那时候的印象, 概括地说, 就是与其说那是地理调查, 还不如说是历史的调查更为贴切。虽然也许是因为那位同事特别重视这个方面, 但依常识而论, 要理解现在的地理状况, 必须了解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和变化, 这样做大家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然而, 在心理学上, 至今为止, 记忆和知觉仍然被看做是不同的现象来加以论述的。比如说有一本由日本心理学的中坚分子们所编撰的心理学辞典里,对“知觉”和“记忆”分别做了以下解释: 知觉, 是通过人或动物的感觉器官, 对环境和自己体内的状况所进行的了解。在人的部分, 可以认为由此形成了意识的主要部分。而在动物的部分, 可以推定动物是由采取最适合环境的行动这一点上来完成环境知觉的。因为知觉是以来自现在环境的刺激 (包括身体的内部) 为基础的, 所以它与 108 记忆和幻觉不同。在为了表示与感觉的区别而使用这个词时, 感觉是表示对明亮程度、颜色的状态、声音的大小以及物体的高度等单纯的感觉经验, 而知觉则是把握形状、文字、曲调以及音响等较为复杂的感性体验。 记忆, 通常是指生活体 (人或动物) 将经验过的事物以及某种方式保持下来, 在之后的某一个时刻再次播放 (或者是再次确认或者修正) 的现象。但是, 在广义的概念里, 身体习惯、电脑等机械的记忆也可以包括在内。记忆过程一般包括记录、保持、再次播放三个阶段, 在各个阶段发生作用的各种不同的因素, 被认为是形成记忆现象多样化的原因。药物带来的刺激、脑部神经受损, 以及神经学或生物学上的某些因素也会对记忆产生影响。 科学性心理学的空泛 虽然在这里我对这些定义反映出来的混乱和矛盾不去指责, 但是, 它们将两者分割开来研究这一 109点, 却肯定无法逃避人们的质疑。它们并不是把知觉和记忆作为一系列的现象来进行研究的。这种状况可以说与本书前面所述的、把人格放在不变性的立场上进行研究的倾向、成长心理学的学者容易把时间看成是容器的倾向, 以及把集体看做是社会空间的习惯性的定义, 等等, 有着一个共同之处, 那就是学院派心理学者们一直以来, 几乎完全无视历史, 也就是几乎完全无视时间这一行为。 翻开任何一本现代心理学教科书都可以看到,关于环境对于理解行为的重要性这方面的内容, 肯定要占去好几页的篇幅, 但是, 在关于历史和时间对理解人类的重要性方面, 却通常都不怎么触及。初次接触这种“科学的”心理学的书本的学生们,会觉得“人被分解得七零八落的”, 而这也是一般的知识分子们认为心理学非常空泛的最大的理由。概括起来, 心理学到现在为止, 虽然把空间当做了自己的课题, 但是对于时间却几乎是毫不关心。我们在这本书里, 之所以把人和人关系的问题, 从变化的问题开始谈起, 也正是为了打破这种状况。 其实, 就算是在正统的心理学分野中, 关于时间体验方面同样也有很优秀的研究, 比如, 法国弗雷斯 (P.Fresse) 的 《时间的心理学》 (日本东京 110 创元社) 或者英国科恩 (J.Cohen) 的 《时间的心理学———其异常和正常》 (日本协同社) 就在这方面进行了非常出色的实验研究。下面, 我们就来看一看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也在接触这些内容的同时, 让我们的主题———变化, 特别是集体的变化的含义, 得以更进一步的明确。 世界时间和自我时间 在前面已经说过, 对现代人来说, 一说到时间, 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依照同样节奏、不停地向前运转的时钟指标的印象, 像我们会说“预计的时间是……”, 或者有时在做某件事情时太过专注而“忘记了时间”。对我们一般人来说, 时间指的就是斯特劳斯所说的时钟时间。 斯特劳斯认为, 我们所体验到的时间、我们对时间的体验, 可以称之为体验时间。体验时间又可以分为世界时间和自我时间。时钟时间可以说是测定时间 (时间的量尺), 相对地, 所谓世界时间则是 111 指时间根据这个尺度被测量的过程, 这是通过反省和被物件化分析的体验时间,“昨天我到公司去了”,“下个星期我要去旅行”……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体验几乎全是世界时间。即是说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 不由自主地把时钟间作为量度, 对时间进行了测量, 把时间物件化了。而与此相对的自我时间, 则是在专心致志的行为中不断被再生产的、主观的但却充满了自我充实和自我实现时间绝对没有被物件化的时间。比如说, 前面提到的“行动时‘忘记了时间’”中时常被忘记掉了的那段时间 (被忠实填满了的一段时间) , 就是自我时间的一个例子。[关于斯特劳斯的时间论, 是出自于下面的论文: E.Straus, Das Zeiterlebnis in der endogenen De-pression und in der psychopathisehen Verstimmung . (inPsychologie der Menschlichen Welt, 1960)] 应该如何考虑空间 这样的时间形态与空间的实际存在有着密切的 112 关系。与时间相同, 斯特劳斯把空间也区分为三类, 即: 光学的空间、历史的空间和现在的空间。光学的空间与前面所述的时钟时间相对应, 是物理的、物体的空间。就如同我们对时钟时间的印象一样, 我们的脑海里所描绘的日常的“空间”的形象大多都是这样的。这也可以说成是无限扩展的等质性延伸 (在牛顿物理学中所设定的“绝对空间”概念)。这是一个抽象的空间, 是被人们单纯地视为物质而设定的。 然而, 在现实中, “我们的生存空间与抽象的空间有着极大的不同。这与我们身处的这个花花世界, 和物理光学的解释有着极大的不同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说,“我们生存的空间, 是一个历史性的空间。这刚好和我们对时间的概念一样, 如同我们从一个既定的现在开始, 站在时代的角度、年代的角度、现在的角度来体验时间一样, 对我们来说, 从中心点开始, 从确切的、不会混乱的‘这里’开始, 空间被建立起了一种秩序”。 在日常生活中, 每一个人所体验的空间都有着“前”、“后”、“左”、“右”、“上”、“下”等非常明确的方向性。各个方向之所以都非常明确, 是因为各个方向都分别带着对每个人来说同样不会被弄错 113 的、明确的存在含义。 比如说, “后”不论对谁来说都伴随着或多或少的不安, 至少是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感; “前”则容易与实在感、安定感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前方”是可以利用视觉进行分析、探知的空间, 而“后方”则不可能进行同样的事情。这就像心情不好、垂头丧气的人在情绪愉快、充满希望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抬头挺胸; 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坐位总是尽量坐在朝着前方等是相同的道理。 历史的空间与现在的空间 就如同体验时间一样, 我们生存的空间, 也是体验空间, 是一个历史性的空间, 即是历史空间,它与世界时间十分相似, 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反省和被对象化分析的空间。我们通常生活在历史空间里。比如, 乘船的人, 随着船的摇动, 看着远处的水平面在上上下下地移动着, 这时候, 乘船的人就在无意识当中将水平面对象化了, 实际上他同 114 时也把“相对于水平的自己”对象化了, 并且通过上下移动的水平面所产生的抵抗, 反过来体验到了历史空间的不安定感, 晕船就是对此的反应。没有跳芭蕾舞经验的人, 之所以在模仿芭蕾舞演员不断转圈时会头晕目眩, 可以认为, 这也是因为想要维持迄今为止建立起来的历史空间, 尽管身体在旋转———意识上对此产生抵抗———却仍然想把视线像平时一样进行定位的结果。 然而, 小孩子却不容易晕船, 而芭蕾舞演员们怎么转也都不会头晕目眩。这是因为, 他们没有将历史空间对象化 (物体化) , 反而是将自己融入到空间里, 让自己与空间成为一体。像这样, 不用对象化来隔离, 而是与人的主体相互融合而成的空间, 斯特劳斯将其命名为现在空间。在被对象化了的历史空间里, 那些将自身对象化的自我意识, 在现在空间里消失了, 或者说被超越了。 在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对自己的左、右、上等方向有所意识时, 同时多多少少也在对朝着左边的自己、朝着右边的自己等进行着定位。像这样被定位了的空间也就是历史空间。但是, 在前面提到的场景中, 小孩子或者芭蕾舞演员却从这样的定位中自由地脱离出来, 也就是说, 完全进入了状态。所 115 谓的现在空间, 也就是“永恒的现在”的空间、“纯粹持续”的空间。换句话说, 在这里, 空间和时间不再是世界的两个面相, 而是一个集合的整体。在紧急状态下, “忘记一切地行动”时, 我们就可以体验到这种时空合一的整体的特性。贝尔格松指出, 在时间被空间化时, 可以看到自我的分裂, 可以说这也就意味着, 历史空间可以通过恢复纯粹持续 ( 自我时间) , 而恢复空间的现在性。换句话说, 也就 是把 分裂 的自 我再度 恢复 到统 合状态。 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强调“人的存在价值”、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高峰经验”, 这些无一不是前面所述的对自我时间和眼前空间的获取, 或者说无一不包含了 (通过) “现在”(而形成时空合一) 的体验。就像佛家所说的“开悟”这个过程已经变成所“悟”的内容时, 它就已经丧失了真正的宗教体验, 实际上从体验“时间—空间”状态的观点出发, 也可以充分理解这个观点。 116 3.4 时间体验的状态 将来和未来 现代社会的科技高度发达, 其论理和模式正在浸透到人们的生活感觉当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体验时间正不断向着时钟时间、自我时间正不断向着世界时间靠拢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比如, 在电锅和压力锅出现以前, “刚开始时米随着水翻滚, 然后锅里冒出气泡啪啪作响”这些煮饭的要领, 一直被认为是主妇们生活中的智慧,代代相传。但是, 电锅的普及, 使有关煮饭的这些智慧以及专注的体验彻底地被清除了。过去, 煮饭是一件花时间的事情, 是必须专心才能做好的事情, 但是, 现在这样做被认为完全是一种浪费, 现 117在煮饭已经变成了一件可以在被物理性测定的时间内发生的物理现象。 就这样, 时间完成了空间化的转变。时间, 因为那些所费的工时和专注被认为是一种浪费, 所以, 时间也变成了和资金、钱财、劳动力一样, 必须有效灵活运用的东西; 另一方面, 又变成了必须打发的精神负担 (不知如何消磨的时间) , 或者必须解除的咒语束缚。前者是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生产性至上原理所主导的产业社会的结果, 而后者是对前者成果的彻底享乐。这可以用忙碌的上班族和悠闲喝着下午茶的人来比喻。 但是, 尽管如此, 只要我们还是人类, 那么前面所提到的最初的原始时间体验, 就算是在现代的我们当中仍然有所存留。比如, 基永说过这样一句话: “将来不是自己走到我们面前来的, 而是我们自己在走向它 !”对这句话我颇有同感。这句话里表明, 我们对“从现在往后的时间状态”有两种经验 (体验时间) 的感觉。对将来有两种感觉是真实的, 其中一种是我们朝着它前进并征服它的欲望;另一种是对宿命的预感, 那是一种“不安和挂念的感情”, 甚至可能伴随着苦恼。这是“只有在最终归还于未来的经验, 从而使自身达到绝对高度时所 118 产生的经验”。 对这两种从现在往后的“时间”, 宗教哲学家波多野精一将它们分别命名为“将来” (已经成型的) 和“未来”(尚未成型的) (《时间和永远》, 日本岩 波 书 店) ; 然 而, 存 在 主 义 哲 学 家 海 德 格(M.Heidegger) 却将它们区别为临近和未来 ( 《存在和时间》, 日本中央公论社)。已经有型的时间,换句话说, 就是正在不断地变为现在的时间, 不断来到眼前的时间。因此, 原则上这是打开希望之门的时期, 是献身和专注的时期。另一方面, 尚未成型的时间, 是无法成为现在的时间、无法预测的时间。对这个时间, 人们基本上是抱着不安的感觉,自己不断地被过多的自我意识所诱导。体验时间的这些状态, 与它在时钟时间上的长短无关。 像这样对“从现在往后的时间”的区分, 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体验非常相符。对正在等待手术或者重要医疗检查的人, 或者正在等待着发成绩单的考生及他们的亲友来说, 由于到“那个时刻”之前的数分钟、数小时、数天这段时间, 仍然是还无法透视的时间, 所以也是极度紧张和不安的时间。但另外还有一种例子, 比如, 盼望着几年之内能够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并为此而努力的年轻情侣, 或 119是为了一年以后出国旅行一直在存钱的年轻人, 等等, 对于他们来说, 由于从现在往后的时间, 是已经成型的时间, 所以, 这个时间不是不安, 而可以说是希望的源泉。 从现在往后的时间, 到底是当成未来体验, 还是当做将来来体验, 就是像这样不仅是根据不同的时期来确定, 还必须了解, 在同样的情况下, 根据不同的人也会有所不同。同时, 同样情况中———比如都在等待手术这样的情况中, 其中一个人因极度的不安而深受折磨, 而另一个人却没那么严重, 像这样, 个人差别很大的情形并不少见。反过来可以说, 某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他对待从现在往后的时间的态度上, 会最明确地表现出来。正如G.W. 奥尔波特所说得那样: “我们因为知道友人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所以我们了解友人。” 过去和已是 就如同时间的三个界面 ( 过去、现在和未来) 120 是无法分割的一样, “从现在往后”的体验时间与“到现在为止”(包括现在) 这两个体验时间也是不可分割的。 在“从现在往后的时间”里区分出“将来”和“未来”两种体验相对应, 关于到“现在为止”也被区分为两种体验。我们就仿照海德格的说法, 把它们称为“过去”和“已是”。前者的含义是, 对到现在为止已经结束的事情, 认为其意义和效果也随着结束了的事情一起结束, 被冻结在自己双手已经无法触及的地方。概括起来说, 过去是已经全部决定好了的事情。当已经结束了的往事是一场不幸的悲剧时, 那么它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属于阴暗、否定的一份体验, 直到今天, 在此时此刻, 仍然持续地让自己笼罩着一层阴影, 它是一份永远持续的精神负担。特别是, 当这件已经结束的事情是自己失策或失败的时候, 过去将一直伴随着后悔持续不断地责备现在、在这里的自己。由于阴暗的过去,现在的自己仍然把自己与罪恶和绝望连接在一起。像在每年联考前后或七八月求职人口增加的时候,总会有“学生因为升学考试失败而自杀”……这样的报道。这些事例表明, 这种形式的过去体验, 在年轻人当中渗透得特别严重。 121 除此之外, 如果一个人拥有着辉煌烂灿的过去, 那么在这种形式的过去体验下, 这个人会因为拥有这份已经结束的辉煌, 对现在的———光彩已经褪色的———自己, 采取自我防卫态度。对我们这些同事来说, 倒也没有太把这放在心上。同样的事情, 在政界和官场也是司空见惯, 在艺术和文学的领域里也并不少见。不管是在哪一种环境里, 这些人都是死命抱着已经结束了过去不放, 可以说他们是和这样的过去同生共死的。 另一方面, 那些将“到现在为止”的时间作为“已是”来体验的人们, 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对于他们来说, 同样地, 已经结束的曾经发生的事情,就是已经结束了的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这一点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 对于前面所说的“过去”的人们来说, 过去意味着已经结束了事情的意义、效果, 所有的一切都已成定局, 不可能再有丝毫改变。而与此相反, 对于“已是”的人来说, 这所有的一切, 直到现在这一刻依然是生命不息的。也许可以这样说, 这些人是把“到现在为止”作为一个整体来体验的, 也就是说, 这种体验属于现在完成式。 把过去当做已是来体验的人们, 总是对于已经 122 结束了的曾经发生的事情的意义、效果等, 直到现在还不断地提出新的质问, 力求使过去能够一直发生作用。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也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过去得到了再创造, 人们面对过去是自由的, 不会被过去限制。假定某人过去的体验是不幸的, 那么由于他是以一种包容性的态度来回顾过去的。因此, 他可以使自己从过去后悔和罪恶感的诅咒当中, 朝着今天逐步被解放出来。把到现在为止的时间作为“已是”来体验的人们, 对待到现在为止的时间的基本感情是怀念的。 就算回忆过去的内容是幸福和荣耀的, 人们反而会把它当成一道防护的门, 让自己总是抱着过去不放, 并借此来对现在空泛的自己进行毫无必要的夸耀。如果一直躲在过去这扇门背后生存, 紧抱着过去不放的话, 那么, 此时此刻就没有了自由。只有按照“已是”的状态来体验过去, 面对过去的一切种种才能够身心自由。 123 两种时间体验 如前所述, 过去和已是这两种过去体验, 与“从现在往后的时间”的未来和将来两种体验分别对应, 构成了人们的体验世界。过去是与未来相对应, 而已是则与将来相对应的。生活中按照已是→现在→将来这种方式对时间进行体验的人们, 有时候也被说成, 他们的现在在任何时候都对过去和将来是抱持一种敞开的态度。比较起来, 这些人 (或者说这种情形) 还表示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他们(这种情形) 的体验时间所表现出的规律, 不是像过去→现在→未来 (或者未来→现在→过去) 那样的不可逆性, 而是已是←现在→将来这样的可逆性, 也就是说, 时间永远是从现在开始的。 对于抱持这种生活态度的人来说, 生命就是运动与变化本身。对这些人来说, 如同前面已经论述过的那样, “已是”被当成是怀念, 而将来是一张画布, 充满着希望和期待的色彩。对已经过去了的 124 事情的后悔和对今后的不安, 就算是有, 也是一下子就过去了, 并不强烈。然而, 对于按过去→现在→未来这样的时间体验生存的人来说 (或者在这样的情形下) , 生命基本上是静止的, 就像忧郁症和某些神经症的患者所述说的那样, 时间的流动极为缓慢。更确切地说, 他们把过去和未来当做性质极端不同的两种情形, 与现在前后分离开来了。过去基本上代表与后悔和罪恶感, 而未来则等于不安。对他们来说, 时间无限地长, 并且沉重。如果要问哪一种人的人格是富有生命力的, 健康的人格, 那不用说也知道, 一定是按照已是←现在→将来的时间体验生存着的人。 思索“时间”的意义 由于心理学定义的关系, 我们把目光转向时间, 并同时对空间的概念进行了描述。本书从第一章起, 就一直在阐述对人格及人际关系等的研究,不应该是从不变的方向着手, 而是应该从变化开始 125进行研究。换一种说法就是, 不是把它们放在时间当中, 而是把时间和它们放在一起共同研究。与此同时, 对于集体也是同样, 不是把集体放在时间里面, 而是把时间和集体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我在前面还提到过, 集体成立的第四个要素———必要的时间, 绝对不是单纯的物理时间 (时钟时间的长短) ,而是为所有成员所共有的体验时间, 说得更准确一点, 就是全体成员都共同生活在“现在—这里”这样一个共同的时空当中。 这些对集体到底有什么意义 ? 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是否可能实 现 ? 让我们再 次回到 T 组来 看一看。 126 3.5 集体的体验 他人的心理学 T 组的培训接近尾声了, 几乎所有成员都大概能够做到让自己视线与别人交会了, 就只有一个人, 无论怎么做都无法使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沟通,最后变得完全孤立。不仅他自己非常苦恼, 其他成员们也都十分焦急。这时候, 如果培训辅导员 (假定他是一名社会心理学专家、一名研究人员) 从他的知识和专业的观点出发, 认为在概念上的这个现实性集体已经成立 (已经满足了前面叙述过的三个“客观的条件”) , 于是宣布:“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本小组已经成为一个集体了。”那么, 小组的 127 成员们不仅绝不会接受, 还可能会愤怒, 甚至觉得受到了伤害。就算身为研究人员的培训辅导员的这一行为, 是出自于善意, 是希望能够帮成员们解脱一点苦恼和焦急, 结果也是一样的。以追求成为真正集体为目标而出发的小组成员们, 不能容忍漫不经心、敷衍了事的安慰和这般不明确的结果。辅导员的这种行为在他们眼里, 如同是向小组成员说:“我是一个第三者, 是一个从外部、从更高的层次来进行观察的研究者。”这就使他们受到了伤害。 这样的事情并不仅限于 T 组。在一般的俱乐部或会员团体里, 大家都认为彼此是平等的成员,与职业和地位无关, 当有一名成员怎么样都无法融合进来, 而其他成员都强烈盼望能用什么方法使这名成员和大家融为一体的时候, 一个到现在为止一直和大家相互平行的成员说道: “我现在是以一个社会心理学专家的身份来谈论, 我们这个团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已经成为一个集体了, 所以什么问题都没有啊 !”这时, 恐怕不论是那名孤立的成员, 或是其他成员都不会接受吧。而且, 可能多数人会认为: “我还以为大家一直是相互平等的成员呢, 原来并非如此啊 !”这时候, 或者觉得扫兴, 或者感到愤怒, 心情变得非常低落。然而, 在 128 现实中, 只要是按照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专家或者身为研究者的培训辅导员所说的这些话往往都是不能辩驳的。 学院派的社会心理学者们可能会把上面所说的这种小组称为集体, 一个较缺乏团结的集体, 也就是说, 这个小组是成为了集体没错, 只不过它的团结性差了一点而已。学院派社会心理学者们, 以各式各样的指标为手段, 连集体本身的团结性与向心力都可通过计算而得出。 换句话说就是, 至今为止, 社会心理学者们一直是把集体看成是某种东西来对待的, 因此, 社会心理学一直都是“他人的心理学”。同样的情形,宣称以人类的行为为对象的一般心理学也是“他人的心理学”。 对“我”最重要的集体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置身于各式各样的集体当中, 各个集体 (家族、工作单位、学校的朋友、亲 129 戚) 都分别是各自不同的存在。最重要的是, 它们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对某集体来说, 就算我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但如果这个集体对“我”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话, “我”仍然会离去, 奔向另外一个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的集体。也可以说, 所谓真正的集体必须能够使构成该集体的每个成员都切实感觉到, 正是这个集体, 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集体。 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有很多曾有过这种体验或者希望获得这种体验的人。T 组可以说是在初次见面的人们当中推行这类的集体体验训练的场所。 事实上, 有一个日本大企业的管理者, 在人际关系培训结束数周之后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对我来说, 最重要的集体一直以来都是在四年多姿多彩的大学时代里所结交的同学、朋友。没想到, 仅仅只在短短的五天之间, 居然形成了一个比大学时代的朋友圈更为紧密的集体 !”类似这样的案例实在不少, 一点也不用觉得稀奇。 这样的训练过程, 哪怕像前面所说的那样, 仍然有一个人直到整个过程结束都是孤立的, 但各个成员还是以实际体验的方式学习到很多东西, 注意到了不少平日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130 护士长的案例 有一次, 在我担任培训辅导员的小组里, 有一位 30 多岁的护士长 ( 这里我们暂时称她为甲女士) , 她看起来非常认真, 一丝不苟。她照顾着包括孩子、丈夫和母亲的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 但在工作上是绝不逊于他人, 从她果断简洁的说话方式来看, 可以断定她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 但是, 她的脸上始终没有一丝表情。这一点一直让我非常在意。她就像戴着假面具一样, 十分阴沉, 而且让人觉得她的目光总是毫无意义地停留在空中的某一点上。培训进行了两三天, 多数成员已经可以相当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而在这种环境里, 她那种孤僻的情形就更显得突出。 终于有一名成员开口对她说: “甲女士, 怎么我对其他人都互相认识了, 惟独对你总觉得你好像是在隔着窗帘的另一边呢 ?! 我很想了解你啊……”另外有几名成员也表示有同感。有一位年轻护士甚 131至说: “如果你一直像现在这样, 我可不想当你的下属……”甲女士非常苦恼地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很快开始说话了。她说的内容大约如下: “我是家中的长女, 从上小学开始, 就一直是担负着全家人的期待而成长的。父母为了让我成为全班第一, 总是不断地给我打气, 而我自己也非常想达到这个目标, 所以一直非常努力。父母在行为举止和事物判断方面又十分唠叨, 使得我自己变得做什么事都要求完美。现在, 我很自傲, 自己无论是护士长还是家庭主妇, 都没有可以让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的事情。但是…… (在这下面的话开始时, 我亲眼看见她的身体变得僵硬, 脸色发青) 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 出现了一个竞争对手, 我不管怎样都无法拿到第一名, 总是第二。我不知多少次想过, 要是那个人死了就好 ! 就是这样的我今天当了护士……这件事情一直到现在还在折磨我。” 吐出最后这句话后, 甲女士情不自禁地呜咽。因为甲女士不寻常的举动而极端紧张的成员们一下子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但这只是一瞬间, 然后马上在下一个瞬间, 小组里的其他成员们就开始体会到 132 甲女士现在终于融入集体当中的快乐。甲女士说完这番话以后, 看起来仿佛是陷入了虚脱状态。这就好像长期患胃溃疡、一直非常小心地生活的人, 在动了手术, 把病症除去之后, 会陷入一种空白状态。但是, 不久, 那张脸和那双眼睛开始恢复生气, 甲女士的视线终于开始投向其他成员了。 10 年后, 当我再次碰到甲女士时, 甲女士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她说: “那是我的第二次诞生 !”以前那个刻板严肃、完美主义的甲女士已经不存在了。 从集体内体验到集体体验 像这样的体验是绝不可能从书本上和思索中得到的。在小组内部, 通过与各式各样的人的交流 !把自己暴露在别人面前, 可以得到很多新奇的体验。换句话说, 就是集体内体验。但是, 集体内的各个成员无论得到了多么深刻的集体内体验, 这与集体体验仍然是不同的。集体体验是否成立完全是 133另外一回事。哪怕是还只剩下有一个人无法使自己的心情 和目光 与别 人交 流, 就不能 称之 为集 体体验。 T 组的体验学习, 首先, 当然全部都是集体内体验。但是, 在那里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集体体验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刚才已经说过, 传统的社会心理学对集体的定义, 是把集体归为纯粹客观性的, 是可以用第三者的眼睛进行观察的东西。与此相对, 现在我们所说的完全化为一体的真正的集体体验, 则是只能在某个实实在在的场所, 通过共同存在才能够感觉到的体验,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这里我们所说的集体体验是主观性的。 当我们并非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而是让自己从参加者的角度出发, 打算对集体下一个定义时,我们自我的主观性是很难避免的, 甚至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认真回想, 体会一下前面所提的集体成立的第四个要素———时间体验的重要性, 就可以了解到, 一个团体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集体, 必须做到 体验时 间的 共有。精 神病医 生巴 特盖 伊(R.Battergay) 在关于集体疗法的方面, 对集体采用了以下的研究方法, 他说: “对集体的概念, 我是这样理解的: 集体是存在于相互的关系当中, 大 134 多数情况下由少数人构成, 是被高度组织化了的社会性的形象。集体依据由感情和理智结合在一起的成员们的相互关系而成立, 并因此使他们的各个特定机能得以集合起来, 朝着共同的目标共同发挥。”从刚才 所提到 的观 点来 看, 这种方 法是 非常 正确的。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 “共同的目标”除了是集体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外, 它同时也是集体成立以后的结果, 这一点非常引人注目。也就是说, 成员们相互之间必须达到极高程度的相互作用, 就算假定从第三者看来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 但只要这个目标不具有相互性, 不是成员之间感情和心智相互交流所得到的结果, 集体就还不是真正的集体。我想, 可以说这个相互性就是我们不断反复的集体体验, 也就是时间体验的共有。请大家注意, 在巴特盖伊的定义里, 感情是被极为重视的。 在所有的心理作用中, 感情是与时间最为共同的体验。虽然到目前为止一直以自然科学为模式的心理学, 在感情研究方面的成果极为贫乏, 但从我们的视角来看, 感情却是极其重要的。到现在为止, 心理学领域中把感情视为重要问题的, 仅限于异常心理学和精神医学。 135 3.6 自己和他人 集体体验是共同主观的 近代合理主义理论认为, 探求知识和真理的线索只能求助于理性的分析, 而感情或感觉除了混淆认知之外, 不具其他任何意义, 自然科学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对于习惯了这种思维的人们来说, 可能会觉得我们这样的主张是异常的、非常识性的。在日常生活中, 凭感觉, 或者带着感情的言论也常常会被指责为主观的论断, 只有在父母和子女之间、恋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范围之内, 主观才能够得到认可。 但是, 主观性真的就那么不好吗 ? 我们对真理 137 的认识, 真的就总是那么客观吗 ? 或者, 只要是客观的, 就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够得到正确的知识和真正的真理吗 ? 人们通常都认为, 主观的事情同时也意味着那是被封闭在个人的、私有的空间里, 因为欠缺客观性, 所以无法信赖。但是, 我们前面所说的集体体验, 却是如果不同在一个场所就无法体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虽然这是一件主观的事情没错, 但有两个理由可以说明它并不是被封闭在个人的、私有的空间里。 一个理由 是 ( 这主 要是以 T 组为 例来说 明的) , 小组里只要还有一个无法与他人心意相通的成员, 就无法产生集体体验。小组里不管是谁, 只要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孤独的”, 这时, 其他成员也都会感觉到这种情绪, 因此都不能感觉到“我们大家现在是一个整体”。而当没有人觉得孤独时,“我自己”会从心底感觉到“大家成为了一个整体”, 此时其他成员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这是集体体验的基础。换句话说, 这是相互主观的, 甚至可以说是共同主观的。所以, 在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它是客观的。 138 主观或者客观 主观性的集体体验不是被封闭在个人的、私有的空间里的第二个理由是, 它绝对既不是一个单纯观念性的东西, 也不是多愁善感、情感泛滥的物质, 而是在成员们之间发生的一种微妙的, 有时甚至会引起身体显著变化的情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体验: 比如说, 一直都是各自散漫随意行动的一个圈子, 有一次为了一场表演, 大家都全心全意地投入, 在这样的过程中, 终于有一天, 所有的成员达到完全的心意相通。这时候, 成为了一个整体的这个圈子的人, 会彼此之间相互感觉到对方说话的方式和声音以及动作姿态都与以前明显不同, 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在 T 组里, 通常每一个人都承认会伴随着集体体验, 在自己身上发生这类与身体相关的变化。 比如, 一位一直无法坦率地打开自己心扉的成员, 在被苦恼深深折磨之后, 突然可以融入到小组 139当中去了, 其他人也都感受到了这一点。在这个时候, 成员中常常会发出“××先生变得轻松、有精神……”,“……变得好漂亮啊 (对女性)”等感叹。这当然是个人的主观的印象, 但无论谁说出这样的感受, 通常其他成员也有着完全同样的感受。 这些“变化”也可以被认知为是客观的。这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得到证实。比如, 这些身体的变化在第三者的眼里是清清楚楚的, 但变化者本人却还不知道, 当自己被别人告知时, 简直惊讶得难以接受, 这也说明了那“变化”的客观性。就如同我们在学生时代都做过的一个关于眼睛的小实验一样, 人的眼晴对某些图形可能因角度或时间的不同, 而产生“错视”的现象, 与此相同, 它也可以被认为是客观的———这个意义上来说, 它不是错视, 而是正常的视觉。反过来说, 参加了培训之后, 觉得自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其他人却毫无感觉,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 这里面到底含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 这些我们放到后面论述。 像这样自己毫无感觉, 但第三者的眼睛却可以清楚看到的身体变化, 常常在培训结束以后还会持续很久。我们还常常收到报告说, 从完全不知道参加培训这件事的亲朋好友那里也常常可以听到“你 140 最近与以前比起来变了很多啊, 有什么好事吗 ?”“你最近突然漂亮了很多哦 !”等令人惊讶的赞赏。事实上, 在 T 组里, 我们常说到的“将视线投射到对方的眼睛里”这件事, 实际上是这些身体变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物体的身体和精神的身体 到这里为止, 我们一直都没有对身体这个词做什么特别的定义, 但是, 为了防止对前面所说的各种身体的“变化”这种现象产生误解, 首先, 我们必须对“身体”一词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在到这里为止前面的叙述中, 非常明确, 当我们提到身体时, 只是把它当做物质上的肉体, 与精神是严格区别开来的。 著名学者笛卡尔是将人区别为精神和肉体, 分别进行研究的鼻祖。像这样的身心二元论, 是在近代合理主义“只有把所有可以分析的东西都拿来分析, 才是通向真理的道路”的理论基础上被培育出 141 来的。但它在我们市井生活的各个角落, 并不只是被当成某种学问、观念或方法, 说起来它更像是一种感觉, 遍布各处。 然而, 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不可能像这样身心二元论所描述的那样生活, 这也是一个事实。 比如说, 当我说“我心里觉得很不舒服”时,不可能觉得只是“心里”或者“精神”上感到不适, 身体却还是活蹦乱跳的; 当“我牙疼”的时候, 也不可能说“疼”的只是身体其中一部分的一颗牙, 而我的精神方面却仍然是愉快的。像这种时候, 我所体验的, 与其说是我的身体里面的疼痛,还不如说是我的整体存在都处于疼痛之中。身体在某种程度上是精神, 而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又是身体, 也正因为如此, 所以会有“笑里藏刀”、“面恶心善”、“察言观色”等成语。 当然, 我们不能否定身体有纯粹只是作为物体的一面, 衰老或者老死, 各式各样的疾病或者损伤, 基本上都是不依我们的想法或愿望 (即精神)而出现的。将身体彻底视为物体的应该是解剖学了。把尽可能忠实地掌握物体的属性认为是一种“客观”, 实际上只不过是客观主义的研究方法; 从将人类视为物体这个意义上来说, 不知是否有人会 142 同意, 最为有效、最为客观的学问就是解剖学了。 对自己和对他人而言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同时具备了物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英国的医生兼心理学家赫顿 (Heaton) , 把身体里同时拥有的这两个方面分为“对自己而言的身体”(body - for - self) 和“对他人而言的身体” (body- for - others) , 并将这种身体区分放在人际关系中的状态, 分别进行具体的研究。 虽然我可以用自己的眼睛, 一丝不漏地观察他人身体的全部 (只要得到同意的话) , 但是, 想要用同一双眼睛一丝不漏地观察自己身体的全部, 从原理上来讲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使用镜子可以看到相当多的部分, 但通过镜子这件事, 已经使我自己对自己的身体而言, 变成了他人。也就是说, 从镜子里照出来的我的身体, 已经是我的“对他人而言的身体”的侧面, 而不是“对自己而言的身体”了。所谓“对自己而言的身体”是可以感觉到的身 143 体。那是对任何细微的侵入或接触或切断———比如说指尖碰到极细小的东西———都会有所反应的身体, 是作为观察主体的身体。另一方面, “对他人而言的身体”是被感觉的身体, 是接收反应的身体, 是作为被观察的客体的身体。这个身体对从外部而来的侵入或接触或切断并不敏感。 赫顿做了这样的实验: 先对接受试验者的手腕拍照, 然后把这张照片和其他很多的手腕的照片混在一起, 拿给这个接受试验者看。并要求他在这里面找出自己手腕的照片。然而, 进行了多次, 接受试验的人都指认不出自己的手腕。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知, “对自己而言的身体”对每一个不同的人来说, 是通过更为确实、更为现实的体验把它和“对他人而言的身体”清楚地区分开来的。当然, 我们并不是只依赖“对自己而言的身体”而生存的。如果无视或者轻视自我的“对他人而言的身体”在社会上的存在, 这无疑是对社会性存在的自己的一种轻蔑, 放任自己躲在主观主义的世界的扭曲行为。虽说如此, 但也不能片面地就此偏向另一个方面的身体。“对自己而言的身体”绝不能够代替“对他人而言的身体”; 反之亦然。 144 何为所谓的“自己” 刚才我们指出过, 在 T 组里面, 当成员们的目光可以相互交会, 形式上的集体变成了真正的集体时, 在每一个成员身体上发生的变化, 有时自己还不知道, 但其他人却已清楚地看到; 或者自己觉得自己变化很大, 但其他人却几乎完全没有感觉。在这里, 这些情况的含义已经很明白了。前者所说的“变化”是在“对他人而言的身体”上发生的变化, 后者所说的“变化”则是发生在“对自己而言的身体”上的变化。当然, 这些变化能够成为这个人自身的东西而被“真正拥有”, 使这个人的人格发生变化, 只有当两者被统合起来的时候才有可能。这个统合有可能发生在被别人指出自己的“变化”时, 突然“啊 !”一声自己也才注意到的时候;也可能会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尝试才开始明白这种情况。 然而, 必须将一切主观的东西从认知里排除出 145去的这种现代人的客观主义偏见, 常常使人们从身体里把“对自己而言的身体”这一面割舍出去, 因为这种行为是将一种“主观”观念排除出去 (不是统合)。这种偏见的观念是科学的观念吗 ? 许多的认知行为就这样被定位在这种错误的感觉上。 一般观念里, 我们所谓的身体, 通常是与常说到的“自己”或者“自我意识”是一样的。这一点,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很清楚了。如同威廉姆?詹姆斯 ( W.James) 在接近 100 岁的时候所明白的那样: “所谓自己, 即是身体, 是社会地位、财产、衣服, 等等。”换句话说, 社会地位、财产、衣服等, 或者是对现代人来说的汽车、豪宅, 等等, 自己拥有的东西就是自己本身———社会的自己, 用另一种说法就是对他人而言的自己。作为物体的身体就是“对他人而言的身体”这一点, 由以上的论述可以明白。 社会地位、财产、衣服以及汽车等, 都只是被自己拥有的东西, 是可以被替换的东西 (请回想赫顿关于手腕照片的试验)。把这些东西和自己本身的存在混淆起来, 更甚而把拥有的东西看得比存在本身更重要, 这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容易使自己看不见其正存在的自己, 并进而使人误以为被物体 146 化、物质化的躯壳就是自己真实的身体。 前面我们也说过, 在 T 组里“真正集体”的体验———集体体验———其实也是让现代人共同重新去体会“对自己而言的身体”的体验。本书里一直追求的“变化”, 就是前面所说的“身体”的变化。 147社 第 会 四 文 章 化 与 人 际 心 社会文化的价值观感 理 影响人的思考模式与生活态度 也是人际关系良好与否的关键 4.1 孤独和寂寞 孤独感心理学 到这里为止, 我们一直没有特别考虑个别不同社会文化的特殊性质; 对于“人际关系心理学”所进行的有关其方法论的探讨部分, 至此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 为了具体接触现实社会中包含了文化和历史的人际关系问题, 就不可能跳过“孤独感”这个话题。 随着“孤独感”的开始, 我不由得又回想起我在求学时的毕业论文, 以及在完成这篇以 《孤独感心理学研究》 为题的论文过程。问题的开端来自于文字,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 虽然“孤独”和“寂 151 寞”这两个词几乎是被当成同义词而常常混淆着用, 但是, 这两个词的感觉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于是, 我试着查找了它们的词源。 早在大约五千年前, 中国古代就已经定义出“老来丧子者谓之独, 幼年丧父者谓之孤”; “老来丧妻者谓之鳏, 老来丧夫者谓之寡”。“孤独”这个词, 是人们对社会状态客观地进行描述的词语, 表达的并非是精神的、心理的, 或者主观的状态这一事实。到公元 2 世纪左右, “孤独”这个词基本上已经与现在的含义一样, 被当成一个偏向精神感觉的词汇而广泛使用。然而, 像孤儿、独身、寡妇等词语直到今天仍然被我们使用着, 所以, 可以看出还是有些一中国古代的用词法, 在现代并没有舍弃不用。从以上有关孤独的叙述可以看出, “孤”和“独”都包含着客观上是一个人的状态的含义。把“孤独”翻译成西方的语言, 就是 solitude, aloness,loneliness, einsamikeit, 等等, 而跟我们的“孤 独”一样, 这几个西方单字的字根也都含有 sole, lone,ein 等表示“一”或“一个人”的意思。 152 孤独和寂寞 英国的精神病医生 屈普 (H.Guntrip) 将 be-ing along, being lonely, feeling isolated, enjoyingprivacy 这些词, 分别做了区分。 Isolation (孤立) 是对所有内在的对象关系的欠缺。就算其他人从身体意义上来说存在着, 也仍然可能发生。Feeling lonely 的概念不那么绝对。很多人即使在人群当中也常有这种感觉。与其说它是所有内在的对象关系的欠缺, 不知说它表现着不确定感和不安的感觉。当在与其他人进行精神上的接触时感到不确定、不满足时, 就会觉得 lonely, 这不是相互沟通交流的感觉。Being alone 这个概念可以表示两个截然相反的意思, 如果是原则上自我肯定的 ego-unrelated 的 人, 在 没 人 陪 伴 时 被 称 为alone, 但是, 他能够做到享受 privacy。这对一个人的成熟来说是必需的。然而, 如果是对一个基本上自我否定的 egounrelated 的人来说, being alone 153 就意味着极端孤立的体验, 其他人就算是在眼前也会觉得是不现实的, 对孤立的人类自身、对自我觉得不现实。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病态 (“Schizoid Phe-nomena”, Object Relations and the Self, 1968)。 另一方面, 关于“孤独感”,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日本学者斯波六郎的说法: “只是自己的问题, 完全无法依靠他人, 仅仅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心情。也就是说, 感觉到‘自己是孤独的’这种心情。”也就是说, “孤独感”一定是和“自己”, 即和自己的意识纠缠在一起的。所谓自己的意识, 就是自己将自身对象化 (客观化) 的结果。对自我意识来说, 自己周围的状态、自己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只是次要关心的问题。表示孤儿、独身等社会性事实的孤独, 与像这样将自身对象化的孤独感看起来似乎有 180 度的差别, 但两者都含有对象化作用, 换一个说法就是, 都不会被卷进状态中, 不会感情用事, 在这一点上, 它们却是共同的。 另一方面, “寂寞感”只是对“不快乐”、“不热闹”这样的状况自然反应出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 自己融入到状态之中, 在状态的带领下漂浮。也就是说, 那是关于把自己放在一边, 完全漠视“状况”的表现, 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对象关 154 系”, 或者对象化作用的含义。在此, 严格地说,“关系”根本就没有成立。 孤独和寂寞来临之时 我在写论文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 “什么时候最容易实际地感觉到孤独感 ?”有一位女性回答:“晚上, 特别是有月亮的晚上, 当我一个人望着夜空中的月亮时, 心头会涌出令人难以忍受的、极度的孤独感。没有比这个时候更想念人的了。”这个女性在回答中虽然用了“孤独感”一词, 但这应该看成是在我的问题引导下所产生的反应。她的“孤独感”本质上应该是“对人的眷念”。夜晚 ! 特别是有月亮的夜晚让人产生了这种对人的眷念。这种眷念当然是针对人———熟人、朋友所产生的反应。后来我接着问她: “这种时候你会做一些什么事呢 ?”她的回答是这样的:“想从那样的孤独感中逃出来。于是特别想和朋友啦, 或者亲近的人见面、说话。”对人的眷念或许可以用这样的行动来治 155愈吧。 然而, 也有另外的女性对我刚才提出的问题这么说: “有时候在和很多人一起说话时, 会突然感觉到孤独, 强烈的寂寞使我很想从那一群人中一个人逃出来。那时反而觉得我一个人的时候更愉快。”在这里, 同样是与人见面、说话, 对前面那种类型的人是可以治愈对人眷念的行为 ! 但对另一类型的人来说, 反而变成了产生孤独感的原因。因此, 有着后面这种类型的孤独感的人, 在感到孤独的时候, 她们不会找人说话、聊天, 她们会“想到没有人的、安静的地方去, 只有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待着。一个人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自己反省自己。” 156 4.2 自己、他人与世界 自己和他人 我常常有很多机会进行英语、德语等翻译, 翻译的时候最令我费神的就是, 怎样将原文中的人称代名词给去掉。欧洲语言的文章里, 一句话当中常常会出现三四个 I, You, He, Your 这样的词, 如果将它们完全直译, 就很难翻译出合于我们惯用的语法, 甚至可能连意思都弄不明白。我曾经接触过一位常年居住日本的德国教授所写的文章, 他在文章中讲道: “把‘I love you’这样的句子翻译成东方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东方人的生活感觉里没有欧洲人身上所有的‘I’和‘You’的概念。” 157( 《日本的“近代化”问题》, 日本岩波书店) 以日本人为例, 他们并不将所有的状况对象化, 也就是说, 他们不会将自己融入状况中生存。当然, 对于日本人来说, 无论是在接受他人的方式、方法上, 还是在区别自己和他人的立场上, 与欧美国家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日本人在待人接物上, 起决定作用的在于对方是自己人还是外人。 所谓自己人, 是指与自己有某种特别关系的人, 但是, 在自己人中, 关系最强的是血缘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这是自己人关系中的自己人, 是其他自己人关系中的典范。以亲子关系为中心, 还有亲戚关系、邻居关系、工作关系、学校关系、贸易关系等。而且还有很多强弱不同的关系在延伸。像这样自我关系的总体称为“社会”, 当然, 在社会中自然还有他人。虽然就社会是自我的总体, 但是, 绝对不能说他人就是外人。比如说, 在同一社会中生活的成员, 虽然知道姓名和长相, 但是, 几乎没有说过话、打过招呼的人, 即使是他人也绝不是毫无关系的人。因为他是“我们公司的人”。相反, 由于工作或贸易关系而每天在交谈的其他公司的人, 与其说是他人不如说是外人。 158 自己人和外人 日本人不在意外人的行动, 他们在意社会共同体, 有时把“廉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日本人,也会有言行不一、丑陋的一面。然而, 他人和外人, 并不是一直都固定不变的。就像刚才所说的贸易关系的外人一样, 由于新的外人的出现有可能成为自己人; 相反, 很亲密的他人, 在有血缘关系的家族里面也有可能被当做外人来对待。据说, 日本人虽然对于自己人很亲密, 但是, 对待外人却很冷淡。然而, 对客人又另当别论。虽然日本人彼此之间都很冷淡, 但是, 对于外人却有着相当的热情,这是因为对方是客人的缘故。 人会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状况而发生态度的变化, 不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都是如此。法朗克鲁 (V.Frankl) 曾经记述这样一个事例: 以前在强制收容所里, 他见到一个年轻纳粹上校, 这个上校对犹太人相当残酷, 常常对犹太人大呼小叫地 159发号施令, 有时还会毒打他们。但是, 这个上校在晚上回到家后, 却是一个非常温柔的爸爸和一个模范的丈夫。在现代社会中, 不管是在哪里, 一定也有这样的情况。其中所不同的一点是, 在欧洲, 这种根据状况而随意改变自己的人会经常受到社会大众的批判, 有时候甚至被定罪。但是, 在日本却不会有过于激烈的批判, 日本有这样一种倾向, 根据状况而改变自己是不得已的事情, 或者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他人志向”的社会 美国的社会学者李思曼 (D.Riesman) 在他的名著 《孤独群众》 中, 给闯入大众社会的现代美国人的性格 (与所生存的社会里大多数人共同的想法和感受方法; 弗罗姆提出的概念) 冠上“他人意向”(Other Direction) 的特征。 从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最后进入大众社会的各个阶段, 有代表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性格特征。 160 在农业社会, 由于人们只有根据土地和自然的生产力进行生存, 不仅仅是人口增长, 从古到今所形成的惯例 (传统) 比什么都重要。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的人们, 其社会性格就是“传统志向”。进入工业化社会, 人们的判断和意见的创新成为必要, 人们开始尊重各自的价值观和思想。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的人们, 其社会性格是“内在志向” (每个人把眼光投向自己是很重要的事情, 也可以称为“个人主义”)。 然而, 在“他人志向”的现代, 人们就像装备了雷达的船只一样, 不断地注意周围环境, 尽量与周围的人们步调一致———追求步调一致的生活。尽快以雷达感知“大家在追求什么”, 然后与之达成一致, 以使自己变得更潇洒漂亮, 这就是现代人的智慧, 也是他们成功的途径。 所谓社会 欧美人所说的他人, 就像是东方人感觉的外 161人。所谓社会就是外人的集合体。《“社会体”的构造》 的作者井上忠司认为, 日本人没有社会, 有的只是群体, 我也有同感。 日本人相当关心身上所穿的衣服, 也很在意别人的眼光。我曾看过杂志上的一个笑话, 其中记录了“种种女性”。在日本的服装店里, 顾客说:“有什么好的布料吗 ?”店员拿出布料问道: “这个如何 ?”顾客回答说: “不行, 这个不是都没有人用吗 ?”店员又拿出别的布料说: “那么, 这个如何呢 ?”顾客回答说:“这个也不行, 这不是每个人都在用吗 ?”这虽然只是一个笑话, 但是通过这个笑话, 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各种不同的个性。 以亚洲来说, 像中国人、韩国人, 或日本人等, 他们在社会上,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着某种联系。在生活之中感觉不到这种共同性和联系就不能生存, 可以说他们都是一个有着相互联系的民族,其文化也是有着相互联系的文化。 像日本人很能把自己融入状况之中、自己之中、社会之中, 换句话说, 自己就是自己人, 或者说是社会中的一员。然而, 对于日本人的生活感觉与体验, 所谓的“社会很糟糕”这样的说法只是意味着他们对自我生活的不安和危机感 (《“社会体” 162 的构造》, 日本 NHK)。 任何社会现象的传统价值观在时代的潮流下都受到了冲击, 这也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与思维模式, 对人生的价值观较开放、较不受束缚的现代人常会有“那是过去的事情, 至少是现在以前的事情, 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之类的想法。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家庭”现象, 也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下面我们就以日本为例, 通过一般的所谓的“小家庭”现象, 来理解日本人的家庭观念。 163 4.3 现代人口与家庭结构 新世代家族的新新人类 日本的明治宪法里在民法部分有所谓的新家族法, 这是以旧家族法为基础而修订出的新法规, 由此家族法新旧二者的差异, 也可以看出人们家庭观念与人伦关系的传承与改变。 与旧家族法里父系特权为中心的权力集团有所不同, 新家族法以所有家族构成成员的平等为基础(抛弃了性别、年龄等方面传统观念) , 然后根据家族关系尽量排出权力关系, 但是,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 为了维护孩子或者被监护人的利益 ! 而尽量最小限度承认他们的权利。在这样的家庭构造中, 家族成员之间被冠以一种秩序, 他们的社会行为动机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传统外部制度的形式, 而是以 165各个家庭成员个人的思想为基础而进行的内在决定。家族成员之间已经不再受制于权威命令的外部服从, 而是以个人内部自发的意见来作为生活中一切行动的参考。也就是说, 家族的秩序由各个家族成员的个性和人格以及道德这样的文化形态来维持, 过去的父权观念所能发挥机能的余地是很小的。例如: 1. 就如同禁止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禁止近亲结婚、禁止未成年人结婚这些一样, 新的家庭关系最重要的界限, 以禁止某一定行动的这种消极形式进行规定。 2. 规定夫、妻、亲、子等家庭关系上地位的成立、变更、消灭。 3. 规定在家庭关系解体时 ( 如离婚、亲子或夫妇间不抚养) 其中财产关系的调整。 4. 家庭人际关系以当事人的情感为基础自发形成。 这篇新修订的法规已施行多年, 因此在今天,特别是在年轻一代的人们中间, 这样的家庭感觉已经扎根。所谓“小家庭”化的现象, 虽然不得不考虑这些年来社会环境或经济情况和住宅类型的改变,但像刚才所讲到的家庭关系, 若没有观念、制度等 166 这样的意识形态的转换, 就算经济怎样增长, 这种“小家庭化”的现象也不会达到如此程度的表现。 小家庭化代表何种意义 随着经济增长的结果, 日本人的生活相对富裕, 包含海外旅行这样的国际交流增加, 我们生活的欧美化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准。由于日本在经济上进入了先进国的行列, 自古以来的与欧洲的比较更加有现实感。 小家庭化这样的事态在世界各国———至少在“先进国家”是共同的现象, 这样的话题自开始在学术界提出的时候就已经碰到过。小家庭这样的概念最初在学术界提出并确定下来的, 是美国的社会学者玛多库 (G.P.Mardock)。他在关于小家庭方面, 阐述如下: “即使在夫妇和孩子构成的复合家庭中, 恰似分子分化出原子一样, 只不过是以单纯存在的人类普遍的社会团体。”( 《家族———理论和实态》, 日本川岛书店) 167 的确, 我们只要在脑海中浮现出身边的朋友、熟人、亲戚, 或者在看电视报纸, 在公交车上听身边人谈话的时候, 就能够完全明白年轻夫妇的所谓小家庭化倾向还在不断扩展。然而, 在这些情况中, 例如, 在农村生长的青年到城市上学, 然后留下双亲, 在城市就职, 结婚成家, 或者结婚后虽然和父母住在一起, 但是, 由于工作关系不得不与父母分居, 这样外在原因的迫使而导致“小家庭化”的情况是存在的。因为“经济成长导致社会变动”,这类的小家庭化的外在原因, 无论从哪方面看来都更能够站稳脚跟。从小家庭化的现象来说, 确实是工业化社会的各个国家共同的现象, 或者说是一个特征更准确。 纵向家族意识的解体 我们听说过这样的话题。这是一个调查的结果。英国的学者在很多年前, 以只有老人的家庭为对象进行了如下调查: 问他们是否在三天前与孩子 168 见过面, 或者是在一周前与孩子见过面, 约 52%的老人回答在三天以内见过孩子, 在一周以内见过孩子的占 82% , 没有见过的约占 33%。 我不知道在亚洲是否进行过类似的调查。然而, 假设进行过类似的调查, 在日本老人家庭中的老人们, 我相信在三天或者一周的期限中, 与英国的情况差不多。 在许多年以前, 在报纸上登载有这样的事情。因为没有剪贴下来, 单凭记忆有些模糊, 所以很遗憾: 对于“与父母分居的孩子, 多久去看望他们的父母一次”这一问题, 某个小组分别介绍了在欧洲和日本的调查结果。我现在还留有这样一个印象:欧洲以每周 1~2 次的频率较高, 日本每月不到一次甚至几个月一次。通过这个事例, 我们又想起了刚才的英国调查相同的疑问。难道日本人的家族意识正在崩溃吗 ? 刚才介绍的社会学的资料以及引申出来的社会学推定———对于日本在今后的时间中只有老人的家庭会继续增长这一点, 我也有同感。然而, 岂止如此, 关于刚才的疑问, 我不会单纯地说 Yes 就完事。所谓小家庭化的心理原因, 我认为绝不会只是社会学原因那样简单。 169 4.4 亲子关系心理学 女儿?母亲?妻子 以前有报纸报道, 以有孩子的女性为对象, 在她们的面前摆出“女儿?母亲?妻子”这样三个词,请她们“在其中选择现在最能表现你自己的一项”,日本女性的绝大多数选择的是“母亲”。与此相对,欧洲选择的是“妻子”。而且, 我想起这样一个记载: 在欧洲的母亲中, 问到“在以前的人生中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时, 虽然大多数回答的是自己的结婚, 但是, 在问到日本的母亲的时候, 回答频率更高的却是生孩子。 这些虽然都是关于女性的一些事实。但是, 对 171于日本母亲的指责, 我们日本的男性是能够充分理解的。日本的女性即使结婚了, 虽然在孩子出生以前是妻子, 但是, 生了小孩后就变成了母亲, 这大概是很多男人的实际感受。例如, 日本的母亲们在孩子能够走路前一直陪在孩子身边是很常见的。父亲们也把那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能够容忍。也就是说, 在日本, 不仅仅是女性, 男性们也一样,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 丈夫就变成了父亲。在日本, 妻子称丈夫为“孩子他爸”, 丈夫称呼妻子为“孩子他妈”, 这样的称呼是很常见的, 也形成了一个惯例, 因此在外国人眼里看来几乎可以说东方语言的发展体系蕴含了相当程度的文化, 比他们的语言更多了一种味道。( 《语言和文化》, 日本岩波新书) 以孩子为中心的家族 考虑这些因素, 对于日本人的“小家庭”, 就是以孩子为中心, 亲子两代的纵向成员构成的生活 172 单位。正如露丝?贝雷蒂库特在 《菊和刀》 中所写到的一样, 在日本的小家庭的概念与美国是不同的,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 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地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小家庭”现象, 虽然说在欧洲和日本之间的差异可能仅仅是在程度的不同和推进的迟早上, 但是, 我认为在心理上也是有本质区别的。夫妇之间相互称呼“孩子他爸”、“孩子他妈”这样的习惯, 即使在没有孩子的夫妇之间也能够看到, 这是日本所特有的现象。这种本质的不同, 与其说是社会学式的差异, 不如说是心理的一个证据。日本人的家族观念是先天的, 可以说他们是以孩子的存在为基础的。 在没有孩子的夫妇之间, 相互称呼“孩子他爸”、“孩子他妈”只不过是说在他们的心目中有一个家庭印象的出发点, 因为这是一个有孩子的家族。对于日本人的家族, 规定“出嫁了一年, 没有孩子就离婚”是正常的事情。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没有孩子的家庭是缺陷家庭”的这种感觉, 到现在还残留着。 173 感觉“过于浓厚”的亲子关系 以夫妇为原点的欧洲家庭和以孩子为原点的日本家庭, 从心理学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总之, 从日本人的 感觉来 看, 我认 为欧 洲人的 亲子 关系 很冷淡。 欧洲人对日本人这样浓密的亲子关系抱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 在我以前所教过的女学生中, 有一个到美国留学的, 她最后与一个年轻的医学系学生结婚并在美国定居下来。当我后来到美国的时候, 曾问过她这些年在美国的生活如何 ? 她表示她接触到的美国的亲子关系非常冷淡和可怜。另一方面, 在她看来, 日本人的亲子关系或者人际关系却是冗长乏味的。所谓冗长乏味, 就如同曼得巴林的音乐一样, 开始听第一遍的时候, 虽然感觉很有激情, 但是, 逐渐就变得冗长乏味了。 174 在亲子世界中生存 那么, 为什么对长辈的探访频率, 在欧洲很高, 在日本却很低呢 ? 以下只是一个假定的说法。 对于在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中成长的日本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 是其他“良好人际关系”的典范, 而且在性质上截然不同。欧洲人称呼父母为他和她, 而且这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是, 在日本人中, 父亲永远是父亲, 绝对不能称呼“那人”或者“他”; 母亲永远是母亲, 也绝对不能称为“她”。如果在父母之间使用这些代名词, 在亲子之间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事态和紧张关系。就像父母亲感觉子女是自己的一部分, 或者是自己的延伸一样, 子女也感觉是父母亲的一部分或者是亲情的延伸。 然而, 同时这也意味着日本的亲子关系并不是很轻松愉快就能够习惯的, 孩子以及父母亲都要能够随时意识到家庭的观念, 与其说日本人的基础是 175“世界记忆体”, 不如说是“家族记忆体”或者“亲子记忆体”更加合适。 探索小家庭化的原因 无论是从刚才的统计来看, 还是亲自去采访,在日本, 亲子两代同居的比率与欧洲相比还算高,但是, 这样的情况, 也只是在孩子还没有结婚的时候。然而, 结婚以后事情就发生变化。那就是, 由于在同质的亲子之间突然多了一个异质的人, 虽然以前的亲子关系还很“温暖”, 但是, 现在很容易一下子变得关系紧张。我们几乎可以认为, 日本的小家庭化现象, 就是他们在面对这样的烦恼时的一种逃避行为。 欧洲的亲子关系, 就像馅饼的皮一样, 本来就是很容易剥离的。但是, 在日本就像贴纸一样, 只能进行纵向剥离。在欧洲的小家庭化现象, 是孩子和父母之间在经济和心理上独立的很自然的结果;但是, 在日本的小家庭化, 即使孩子能够在经济上 176 取得独立, 但是在心理上却不能独立, 或者说正因为如此, 孩子才有了从与父母“共同”生活中逃避出来的性格。 对于成年的欧洲人, 父母可以说成是特别亲密的他人。因此, 在他们去看望自己的父母时, 一点负担都没有; 相反, 还是一种乐趣。实际上, 像这样的关系并不是成年以后才有的, 从他们幼年时候开始, 就已经把父母当成最亲的他人。但是, 在日本的情况就像刚才所讲的一样, 不管年龄多大, 都没有亲子以外的关系。即使“小家庭化”, 分居的孩子在看望他们的父母的时候, 与探望亲密的朋友和熟人有本质的区别。有妻子陪伴的时候更是如此。我们先不说意识问题, 至少在日本的亲子关系上, 可以说永远都是一个共同体。 刚才我已经记述了孩子探望老人的比例, 与欧洲相比, 日本还是偏低的。其理由之 一, 也可以说是因为日本的住宅状况很糟糕, “小家庭化”的孩子不可能住在父母的附近, 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当然, 亲子心理的共同体也是其中之一。 177 养老院人满为患 在探访东京郊外的养老院的时候, 我们去拜访了那里的所长。 “最近, 希望进入这里的老人一个接一个, 经常堆积几十份申请书。好不容易到了进入养老院的日子, 那些带着老人来的孩子说: ‘让老人进入养老院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 但是由于家庭的原因怎么也没有办法住在一起, 真是不好意思, 还请多多关照。拜托了。既然我已经拜托了, 我就会经常来看望的……’, 这样寒暄后, 就几乎没有来过。” 这似乎不仅仅是限于这一个养老院, 而且也不仅仅限于养老院, 我 听说在医院也有类似的情况。即使在高级医院, 情况也一样, 这样的倾向是很明显的。老人院、医院, 已经成了在现代越来越多被抛弃的老人的归宿。 然而, 对于这样的事态, 我认为指出以下事实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像这样被抛弃的老人, 其结果 178 是不仅仅限于刚才所讲述的逃避的小家庭化, 更准确说是小家庭现象化膨胀很多很多, 或者说是更加浓密的亲子情绪结合的必然结果。 以小家庭化这样的名义抛弃老人, 当我们自己也成为老人拥有孩子, 与孩子形成一体的增长幅度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 这种幅度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我们自己也成为父母, 我们的孩子成年后,他也会把我们当成包袱加以抛弃。招致这样的结果不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吗 ? 作为父母的我们, 因为在将来会被自己的孩子所抛弃, 所以在现在就尽量对孩子很好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为了不至于导致这样的悲剧, 可以说我们的出发点关系到现在的家庭中心, 作为中间一代的我们自身的处理方式, 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 刚才, 我们已经以 T 组为例, 就小组体验成立的“眼光”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我认为, 我们现在可以就其重要性, 特别是日本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重新访问。我们在第一章中已经讲述过有些东西是必须变化的。那么, 究竟是什么呢 ? 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答案。但是, 我相信, 作为本书主轴的 T 组存在的变化, 一定是其可能 性之一。 179思 第 考 五 『 章 真 正 的 人 际 良好而健全的人际关系 关 并非单纯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系 而是在共同的时间与空间里 体验人与人情感交流的真实感受 5.1 好的人际关系和 真正的人际关系 好的人际关系的形象 我在本书的开头, 就已经对人际关系的问题在各个领域的学问和各个学者间, 不是从“没有变化”的侧面, 而是从“变化”的侧面进行阐述。在这里, 我想对其意思进行再一次地说明。 不管意识形态的差异如何, 不管职业和地位的差异如何, 也不管信仰和宗教派别的差异如何, 所有的日本人都信仰日本教是没有发生变化的, 伊扎亚?本达就是把人际关系说成其教义的人 (《日本人和犹太人》, 日本山本书店)。确实, 我们经常使用 183“人际关系”这一词语。在工作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发展到杀人事件的发生, 由于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在大城市的一角, 不堪忍受孤独的青年自杀的事件等, 在日本的消息报道中并不是罕见的事情。在人际关系的烦恼中, 最主要的原因和最重要的事例是失业。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学校, 也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政府机关, 有时在工会甚至在家庭中,都经常讨论“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并努力去寻求其方法。 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中, 人们究竟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印象呢 ? 恐怕是人们之间友好的笑容、和蔼的态度和融洽的气氛、在外面轻松的言语措辞、谈话是流畅自如而不是笨手笨脚和保持沉默、没有不同的意见而是意见的完全统一……总而言之, 就是在所有方面都能够建立良好的联系。而且, 更为重要的是, 这样的联系, 永远都不会变化———就那样保持着。这种联系和持续, 也就是说,不发生变化, 对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说, 在本质上很重要的。这种联系也可以说是一种共同性。 184 所谓“关系” 说起关系, 它不仅仅指人际关系, 同时也指联系和共同性。例如, 在说到气压配置和天气有一定的关系的时候, 那是指人们通过长期的经验累积,总结出来的气压配置形成某种特定的形势时天气就好, 或者天气就坏。这是因为, 人们注意到两者有联系或者在现象上有共同性。在不能认同这些联系和共同性的现象上, 我们就说它们“没有关系”。例如, 河流的流速与气压的配置就没有关系。 然而, 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联系和共同性, 说到底, 就是“某某和某某的关系”, 它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或者事物才能构成。换句话说, 关系的成立, 要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现象的存在为前提。实际上, 在完全的联系中, 或者说是在尺寸上完全一样的两个东西是不存在的。“相同的东西只有一个”, 如果要追究它的联系是没有意思的。例如, 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样型号、同样材料、同样 185价格的、摆放在同一商店的 A 和 B 两只“手表”,如果要说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亳无意义的“A 比 B 准确”、“B 比 A 新”这样的关系, 只有在比较“准确性”和“生产日期”的时候才能构成差异。 也就是说, 在联系和共同性上, 构成事物和事物现象“关系”的第二重要条件是这两个以上的事物或者事物现象存在差异。每个事物和事物现象,说到底, 是不会失去自身的事物和事物现象的。更进一步地说, 这两个以上的事物和事物现象, 永远是各自所拥有的, 相互之间是对立的。 虽然具备了联系和共同性, 但是, 在它们之间, 或者完全看不到它们的差异, 或者只看到它们的差异, 这与看不到联系也看不到差异是一样的,都不能满足关系构成的条件。A 和 B 之间要构成关系, 我们必须同时看到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 (共同全) 和差异。 人际关系的“关系” 无论是在说到自然现象还是人际关系问题的时 186 候, 在关系这一概念上是不会变化的。例如, 刚才所说的, 气压配置和天气之间关系上, 与血管中胆固醇和血压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这也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所说的“由于经济学是研究资本家集团和劳动者集团之间的关系的学问, 所以也就是人际关系的学问”是一样的。 所谓“关系”是主观的东西 例如, 经济学者抓住资本家集团和劳动者集团的对立点, 然后分别根据这些共同的利益关系来结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说到这样相对利益的“主从关系”时, 既是两者联系媒介, 同时也是两者相互对立的利益, 这就是经济学家, 以及他们所承认的对象的属性。 根据对这些对象的观察, 对其特征和属性予以“承认”和“发现”的, 是对其进行观察的人而不是在于被观察的对象。看出气压配置和天气“关系”的是气象学家, 看出胆固醇和血压“关系”的 187是医师, 看出资本家和劳动者“关系”的是经济学家。气压配置和天气本身, 胆固醇和血压本身, 它们看不出自己的关系, 这是显而易见的。在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也是如此。经济学家抓住一些人是资本家, 一些人是劳动者, 然后抓住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的时候, 他们就登上了经济学的舞台, 为“为了他人的身体”发挥作用。仅仅为了自己的身体的资本家, 或者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劳动者等人们, 在现实是不存在的。人们 (的身体) 确实是肩负着资本和劳动这样双重担子的人, 而且, 这些担子会对他们的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 仅仅挑着资本和劳动双重担子的并不是所有人 ( 的身体)。 像这样, 在说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关系”的时候, 构成这些关系的因素是自然和社会全体的属性, 所谓关系, 是人类———只不过是由自然科学者和社会科学者看出来的意思内涵。虽然构成关系的事实和事物现象是客观 (体) 的, 但是, 这里看出的“关系”却是主观的。根据相同的一张气压配置图, 由于播报员的不同, 其预报的结果存在差异这一事实, 就显示了这一点。相反, 由于播报员的天气预报不同, 而导致气压配置和天气的变 188 化, 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与身体相关的人际关系 然而, 当“作为自己的身体”这层意义的人际关系成为问题点的时候, 事情就不一样了。 在第三章中所说的 T 组的体验已经很明了了。也就是说, 在 T 组的体验快要结束的时候, 几乎所有成员都能够通过眼神的交流达到理解的目的,在只有一个成员例外的情况下, 如果说培训员是社会心理学的专家, 而且, 他又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定义 (参照前文) 来宣告“这个小组是个社会心理学小组”, 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 实际上是绝对没有这种事情的。即使有了这样的事情, 那么, 成员之间岂止是不能理解, 而且会生气、会受伤。由于发生了这样的情况, 成员们就会认为自己的存在只是“对于他人的身体”这样一种感觉。于是就会爆发对培训的不满和不信任, 小组也会在一瞬间瓦解。但是, 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关系不 189一样的是, 与身体相关的人际关系, 自然可以根据构成这种关系的当事人自身来认知, 或者加以注意, 然后根据自身加以影响。举个实例来看。 电车上的故事 这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在日本樱花绽放的春天, 某日东京整个地区突然遭到大雪的袭击, 仅仅在白天的几个小时, 电车和公共汽车就完全中断。几天以后, 来到研究室拜访的学生说出这样的话来: “我在几天前的那场大雪中, 经历了一次非常好的体验。那天, 我准备去上学, 刚走出住的地方———山手县车站的附近, 正好是雪下得最大的时候。我虽然到达了车站, 但是电车却一直没有来,于是我显得烦躁不安。我跳上好不容易开来的慢腾腾的电车, 电车启动了, 但是却在与下一站之间的地方停了下来, 原来又停电了。这时候, 车内的播音员说道: ‘由于积雪过多导致高架线冻结, 所以 190 该电车暂时停止运行。至于下次运行的时间, 现在还不清楚。’我很厌烦地看了一下车内———正是白天, 车内几乎是座无虚席———在这些乘客之间, 当然有很多是从来都不认识的, 但是他们却在那里开始不停地热心交谈。仔细一听, 谈话的内容不是别的, 都是些‘真是麻烦, 什么时候才能够动呢 ?’‘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哎呀, 我可正好有事情, 你到什么地方 ?’之类的闲聊的话, 但是, 这样真正在人群之中包含‘麻烦’、‘真是麻烦’之类的实际感受, 在普通的对话中, 我们是完全感受不到的。 在不认识的路人之间, 能够说出这样饱含感情的话, 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我非常感动。为了这样的对话能够继续, 我甚至希望停电能够持续下去。但是, 大约过了 10 分钟左右, 电就来了, 于是电车开始启动, 很快就到了下一个站。虽然那样的场面已经结束, 但是, 当时的那份感动到现在为止还留在我的心底。” 191 注意共同的东西 通过这个小插曲, 我们可以对前面所讲述的人际关系的特征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这个学生在车内经历的事实———不认识的人之间能够充满感情, 相互说出发自内心的话这样一个事实, 表示在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中间也能够建立起人际关系。那么, 是什么事情带来了这样的变化呢 ? 停电—停止运转—车内的播音这样的前后相关的一连串事情, 究竟是什么发 生了变 化呢 ? 当 然, 乘客 的成 员会 发 生变化。 而且, 乘客们也一定是因为自己有事情要外出处理所以才来乘车的。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 外出的人们无论大小, 一定都有与自己相关的重要事情。还有在当前地理位置移动的方向上———山手县的一定方向———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虽然在程度上有差异, 但是, 在一定的时间内, 他们到达目的地的愿望或者说期待是存在的。 192 也就是说, 在乘客中, 客观来讲, 开始的时候有几个共同点 (不能不说是联系) , 但是, 在服务员的播音出现以前, 没有一个注意到这些共同点的人———一定没有意识化的人。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 当播音员出现的时候, 他们被告知不得不面对共同点中的同一个挫折时, 他们就变得烦躁不安。由于挫折的出现, 他们每个人都注意到相同(共同) 的困惑。对这一共同点的“关心”, 就开启与陌生的他人之间建立“人际关系”的开端。 通过这一简单的事例让我们知道, 在人际关系的当事人中, 能够注意到构成关系要素的必要“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人际关系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他们相互之间是主观的。也就是说, 即使人们之间成立某种客观的关系, 但是, 如果他们不能注意到这一点, 这也不是真正的人际关系。在前面的事例中, 在播音员没有出现以前, 整个车内的状况就是保持沉默。不用说, 沉默在不认识的人之间不带有任何联系; 相反地, 它还是不认识的人们之间产生警惕感觉的起因。这种感觉, 由于播音员的出现, 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共同的命运中来, 在这种注意中, 人们就建立了“人际关系”。 193 5.2 追求真正的人际关系 从好的人际关系到真正的人际关系 随着时代的不同, 日本社会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 带来了特别是年轻人的各种各样的意识或者感觉的变化。我们在此对人际关系的感觉变化举例说明。一般来说, 现在的年轻人, 带有一种很强的“个人”意味, 这是众所周知的。换句话说, 就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和以前的人们相比, 更加注意人际关系中“对立”和“差异”的原理重要性———不是以有色和新奇的眼光来看“联系”和“共同性”这种相对重要性。 以前的人们重视“联系”和“共同性”的事 195 实, 并不仅仅是以日本的传统感觉为基础的, 在很多情况下, 不如说是他们带着责任和许可权, 在与组织和制度的管理经营相关各方面, 存在每个人的差异和对立。在经营 (学) 和经营管理 (学) 的各个部门上流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管理学)”的表现, 正在于此。 然而, 年轻一代注意到人们之间“对立”和“差异”原理的重要性, 他们所追求的不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是“真正的人际关系”。与没有注意这一点的上一代人相比, 年轻一代抱有不信任和警惕心。 但是, 这不仅仅是国内年轻一代的问题。在国际社会中, 在亚洲和亚洲人的位置日益重要的今天, 通过正视和尊重不同性质的文化和不同性质人们的“对立”和“差异”, 人们已经从“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到建立“真正的人际关系”, 这是无比重要的。 196 敏感性和感受性 我们通过 T 组人际关系训练, 来说明“看、听、感受”每个成员身体变化的重要性。主张眼神交换必要性就是以这样的问题意识为基础。这与我们在第一章中所谈到的对以前日本文化论和日本人论的保守性提出疑问是同样的。日本人避开他人的视线与欧洲人有很大的差异, 这并不是日本人在对人敏感性上很薄弱, 而是说他们很了不起。因为,即使不与别人进行视线交流, 也能够感觉他人心情, 具有这样敏感性的日本人是有的, 而且, 由于欧洲人也准备学习这一点, 所以, 认为没有必要与人进行眼神交流的人也不少。然而, 这样的言论者, 不是 混 淆了 敏 感 性 (Sensibility) 和 感 受 性(Sensitivity) 吗 ? 根据 《英日大辞典》 记述, Sensitiveness 就是“易于感受, 也就是说, 拥有感受能力和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力的状态和性质”。与此相对, 所谓 197 Sensibility, 就是“对美丽的、感情的刺激的反应能力, 是感情的理智的感受性”。Sensitivity 包含“敏感、简单感觉、神经过敏”这样的意思, 特别是眼睛能够看到的, Sensibility 的意思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感情上容易受到伤害的”东西。也就是说, 将两者进行比较的话, 可以说 Sensitivity 是总体机能的、客观的“外在容易感受的”; 与此相反, Sensibiliity 则是情绪的、主观的“内在容易感受的”东西。在美国进行接受能力训练研究的学者们说, 训练的目的“在于接受社会的能力和行动的适应性”, 这也显示了这一点。 认识自己的存在方式 T 组是把追求目光的交错, 与对方的不同的感觉作为原理来重视的。在相互关联的日本文化的风俗中, 我们确实感觉到, 追求真正的人际关系的 T组的愿望, 担负着转变文化的意义。 数年以前曾经接受过一个政府机关附属的医院 198 看护学校提出的希望对三年级学生全体 ( 也只有13 名) 进行 T 组培训的要求。已经经历了两年半集体宿舍生活的这些女生们, 虽然在日常生活的意义上来讲, 她们都已彼此相识了, 但在这个生活过程中, 积累了各式各样细微的思想行为的差别, 和彼此之间轻微的伤害。其结果, 从表面上的行为来看, 大家都像是朋友一样, 但内心却并没有原谅对方, 11 个人又分成了几个小团体。为此, 即使已经接受了专业教育, 但很多学生还是失去了成为护士的希望和信心。 四天三夜的培训刚开始时, 其中有一个学生说: “我们不管什么时候,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在一起, 实在太讨厌了。”但到了第四天, 培训结束的那一天, 其中一名学生一边与大家眼神交会, 一边痛苦地说:“我们大家, 就只剩今天了啊 !”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半年以后, 这个学校举行了毕业典礼。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 毕业生们的行动———对在校生的送别词一一致答谢词时的表情———让在场的人非常感动。“不知什么地方与平时不一样。”这是列席者们的印象。这个学校从此以后, 便把每年都要对三年级的学生进行 T 组培训这件事, 排到了学校的教 199学计划上。其他还有一些医院、团体等, 也有同样的例子。 然而, T 组无论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都只是在某些部分或观念上, 而不是完全彻底改变参加者的人格。在第二章也曾写到, 性格绝不会做这种意义上的改变 (如果街头巷尾流传的关于 T 组的描述给大众这个印象的话, 我也没有办法, 只能说那是理解错误)。刚才我们也说过, T 组的参加者们常常觉得自己, 或者其他成员有了很大变化, 那只是他 (她) 对到现在为止没有注意到的自己的世界的存在状态有了新的认知而已。 也就是说, 通过 T 组体验让成员们学习的,就是如何让每一个人更进一步地变得像他们自己;他们的可能性能够如此变得现实, 说明他们的自我并没有失去。这正如同卡尔?罗杰斯的劝告中所说的, 是“一次朝着自己内心的旅行”。绝不要认为我们在 T 组里的体验, 只是限定在 T 组的范围内。如果是这样, 那么 T 组就成为了在一个特殊的状况中, 被人为制造出来的特殊的, 或者是异常的体验了。绝不是这样的事情。关于 T 组与日常生活的各式各样的关系,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 所谓 T 组就是浓缩了的日常生活, 或者说就是浓缩 200 了的人生。在 T 组里累积的体验学习对日常生活有着深刻的意义和适当的激荡, 是文化转变意义上的一次冲击, 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出发点。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毒鸩】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